1.两次当选奥运火炬手,最大81最小37岁,个个都是文体界的骄傲
2.写第九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的观后感
3.凤凰男多可怕?不想为别人而活的张艺谋,却将肖华的人生活成悲剧
4.关晓彤晒14年前和张艺谋合影,意外曝光两人关系,你能想到是啥关系吗?
5.林妙可的成长经历?
两次当选奥运火炬手,最大81最小37岁,个个都是文体界的骄傲
作为奥运会开幕前的固定活动,传递火炬包含的意义早已深深刻进了每个热爱 体育 运动、期待盛会召开的观众心里。
遑论北京还是全球首个双奥之城,要是谁能跨越十四年,在08年夏季奥运会和22年冬季奥运会都成功当选火炬手,不仅当事人,相信亲朋好友也都会为之感到无比的自豪。
典型的像是下面这 6位“双奥火炬手” ,最大81最小37岁,个个都是文体界的骄傲。
初中毕业便去了陕西乾县农村插队劳动,后面在咸阳市当了8年的棉纺厂工人,直到18年高考恢复,才以28岁高龄被北京**学院破格录取,回顾张艺谋的演艺经历,就知道他在《十三邀》说 “我不是天才型导演,我属于后天努力型,是笨鸟先飞” 并非单纯的自谦。
尤其对于**学院这种花钱如流水、家庭决定基础的名利场,早在开学典礼,第一次看到外国**忍不住激动地向陈凯歌和田壮壮分享心得,却只得到“刘姥姥进大观园”评价的那一刻,张艺谋就清楚意识到了自己和星二代同学们的起跑线间隔有多远。
于是为了弥补这种差距,那四年张艺谋可以说是玩了命地学习,最夸张一次甚至被爆料 “硬生生手抄了20万字的摄影书” 。
另一方面,张艺谋作为演员的成绩也很不错。其中《老井》更是让他一跃成为金鸡、百花双料影帝,还在第2届东京国际**节荣获最佳男演员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首位A级国际**节影帝。
不过要说张艺谋最擅长的还是当导演,自1987年从莫言手中买下《红高粱》的版权,他就接连产出了《红高粱》《秋菊打官司》《我的父亲母亲》《英雄》《十面埋伏》《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悬崖之上》等优秀作品。
等到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开幕,他又凭实力收获“国师”爱称 ,继续担当了中国杭州G20峰会文艺演出、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晚会等国家级盛会的总导演。
如今张艺谋再次以开闭幕式总导演身份入主北京冬奥会,不管是倒数前精美的24节气变换,还是以8k超地面大屏为依托展开的正式表演环节,每一处都在替亿万同胞向世界展示着独属于中华民族的美好与祝福。
因此这个前无古人、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来者的 双奥总导演兼火炬手 荣誉,张艺谋绝对当之无愧。
撒贝宁从小就是标准的 “别人家孩子” :高中时因在演讲比赛中获奖无数被称为“武汉市演讲王”,后又以文科生身份拿到了全国物理竞赛力学方面的二等奖,冬令营一曲《小白杨》直接把他推进北大保送名单:“(宣布保送后)老师只提了一个要求,(上课)睡觉不要打呼噜。”
进入北大后撒贝宁更忙了,北大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北大合唱团团长、北大戏剧社社长,三个社团的活动接连不断。
多亏撒贝宁天生拥有 “照相机记忆” ,读完一本书后不仅能背住内容,就连大概每段话的排版也记得七七八八。
是以每每到了公布成绩,老师总会看着他的卷子奇怪“这是我们班学生吗”,疑惑怎么没见过这人上课,最后却考了高分。
就这样,19年夏末,《今日说法》栏目开始筹备,中央电视台来到北大法学院寻找主持人。
谁都没想到,紧张到极致的撒贝宁竟然用一篇毕业论文就通过了遴选:“那个环境特别吓人,我觉得只有一个我见过的环境能够跟它相比,就是公安机关的预审室。(所以)我想既然是法律节目,那就说点专业的吧,吓唬吓唬他们。我当时本科毕业嘛,写那个毕业论文叫《企业破产》,我就开始背我的论文。”
如今二十载已过,45岁的撒贝宁早已成为了主持界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特别这次传递的地点就设在北大旁边的颐和园,那种从母校传递出来的自豪与熟悉感,也令撒贝宁忍不住动情直言:“感觉回到家了,这个城市给了我太多实现梦想的机会。”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速度滑冰项目从来都是北欧运动员的天下,放眼国际赛事,从来就没亚洲人拿过金牌。
直到1963年,罗致焕以2分09秒20的好成绩力克一旁排名世界前三的挪威选手,成功夺得第57届世界速度滑冰锦标赛男子1500米冠军,成为 第一个获得冬季项目世界冠军的中国选手 。
那一刻,罗致焕想到临上场前,教练忽然叫住他,让他低头看看自己胸前有什么的情景:“就这个衣服,我知道老师什么意思,我就点点头,没说话,我就上起跑线了。”
就这样,抱着一定要为胸前国徽以及心中热血争一口气的信念,发令枪刚响,用罗致焕的话说就是 “那跑出去的不是我了,疯狂极了” ,一下就把其他选手落出去十多米。
如今再回首,曾参加过六次世界速度滑冰锦标赛的罗致焕已经81岁,他的出现不仅象征着中国在冬季赛场上的奋勇向前,同时也代表着亿万冰雪爱好者对中国健儿的美好期盼。
因此由罗致焕担当 双奥火炬手以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护旗手 ,可以说是没有悬念且无可替代的选择。
六次打破女子500米短道速滑世界纪录,在世界级比赛当中夺得192块奖牌, 至今仍是中国获得冬奥金牌和奖牌最多的运动员 。
体育 界有两位公认的“大魔王”,一个是“张是嚣张的张”的乒乓大魔王张怡宁,另一个就是背着手也能把别人远远甩在身后的速滑大魔王王濛。
不仅实力超群,王濛豪爽幽默的性格也是她在 体育 界饱受赞誉的基石之一。
印象最深的是武大靖夺金冲线那一刻,王濛的眼睛愣是比机器还快,没等宣布具体数字就提前判断出中国队夺冠,跑上跑下激动的模样,比自己拿金牌时还要兴奋。
出生体重5公斤,六岁就长到了1.47米,父母均是打篮球出身的姚明, 从小便被认定是专业选手的好苗子 。
事实也确实如此,98年进国家队,01年拿CBA常规赛MVP,02年夺得CBA总冠军以及总决赛MVP,随后成功在NBA选秀中以状元秀身份被休斯敦火箭队选中,连续6个赛季入选NBA全明星赛阵容,2次入选NBA最佳阵容二阵,3次入选NBA最佳阵容三阵,回望姚明的职业生涯,中国男篮扛把子妥妥的。
退役后姚明也没放松,不仅日常作为中国篮协身体力行四处推广篮球事业,每每球队出国比赛,只要有空他就会在现场观赛。
去年中国女子三人篮球拿下奥运会铜牌,观众席上的姚明被拍到又是振臂欢呼又是和同伴击掌,隔着口罩都能感受到他有多自豪。
这次恰逢冬奥会在北京举办,姚明本人又是北京申办冬奥会的形象大使以及申办陈述团成员,再算上08年那次,三喜临门,姚明这个双奥火炬手的含金量更胜以往。
阿米尔汗和杰森斯坦森是他的铁杆粉丝,去法国宣传**,街道两旁挤满了热情的外国观众,迪拜王子和英国女王都愿意把私产借给他拍**,而且迪拜王子一借就是70辆豪车,撞坏了隔天就把一模一样的备用送来。
不得不说,单论作为**人的影响力,放眼整个华语圈,也没人能和巅峰期的成龙一较高下。
包括2016年被奥斯卡授予终身成就奖,作为首个获得该奖项的华人,特地选择一身黑白中式长衫上台发表获奖感言的成龙,在感谢环节首先想到的就是培育他的祖国。
这次继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后再次成为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手,面对象征中华文明的长城,亦是自己08年录制《北京欢迎你》MV的地点,67岁的成龙难掩激动,专门晒出了和几位奥运冠军的合影,文末还祝福运动健儿们能够再创佳绩,话里话外看得人感动非常。
不得不说,这6位“双奥火炬手”都太优秀了,个个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行业翘楚,拼搏事业的同时,又记得善用自身影响力为中国冰雪进行宣传。
在此也衷心祝愿我们的奥运健儿能够在本届冬奥会上取得好成绩,全国的观众都会一直为你们加油助威!
写第九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的观后感
1“一山、一水、一圣人”,是本届全运会开幕式导演团队在策划时所提出的基本主线。
山东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泰山、黄河和孔子,是最具代表性的山东元素,当然要在开幕式中展现给全国观众。“泰山”拔地而起、“黄河”磅礴入海、“孔子”圣洁降生等经典场景,将会在开幕式现场以艺术化的形式展现给观众。此外,碧波、荷花、泉水,“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济南,也将得到重点展现。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通过现代化的声光电手段,中华民族巍巍五千年的灿烂文明通过极具中国特色的卷轴得以一一呈现,令人叹为观止。而在本届全运会开幕式上,同样有一个这样的核心道具来作为展示齐鲁文化的载体。一个直径约50米的“巨碗”状帷幕将会成为开幕式的一大亮点。极富山东特色的风筝、美酒、皮影等,将会通过投影机映射在“碗”幕上,视觉冲击强烈。
本届全运会开幕式将紧扣“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主题,动用声光电等效果,营造出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境界。
本届全运会开幕式被称为北京奥运开幕式的“备版”,大量借鉴了北京2008的成功经验。表演以“紫气东来”为序,在随后的“齐鲁魂”中,巍峨的泰山、奔腾的黄河、孔子的诞生……旖旎秀丽的泉城风貌,将以激光投影在一个巨型幕布上。与奥运画卷不同的是,此次的投影幕布是一只悬在空中的巨碗。
北京奥运会上那幅巨大的“卷轴”充满新意,既有浓郁的中国味道,又起到了一个超级投影屏幕的作用,影像不断变幻,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全运会开幕式上也有一个类似的创意――就是传说中的“巨碗”。此前已经广受媒体关注的“巨碗”预演时露出真容,成为当晚最吸引眼球的部分。与奥运会开幕式在场地内伸展的“卷轴”相比,悬在半空的“巨碗”具有多维的优势,与场地内的表演上下呼应,更具有立体感。
当晚八点整,“巨碗”上显示出一个巨大的地球,然后不断拉近镜头――中国、山东、济南、奥体中心……在焰火与欢呼声中,开幕式正式开始。开幕式过程中,就随着表演场景的变化而不断变幻图案,“巨碗”时而升空时而落地,时而延展成一个巨大的“灯笼”。从始至终,观众的视线几乎一直围着“巨碗”打转,直到最后的全运会开幕式主题歌,四位歌星的舞台也是搭建在“巨碗”中间。
据了解,开幕式当晚的天气成为组委会最为关注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巨碗”能否发挥作用。悬在空中“巨碗”最怕的就是刮大风,预演当晚风力不算太大,但“巨碗”的南边一侧已经被风撕裂了一个口子。此前导演组曾表示,如果开幕式当晚风太大,可能会放弃“巨碗”。根据当晚的演出情况,“巨碗”的作用显然无法替代,如果没有“巨碗”,开幕式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除了“巨碗”,开场时从天而降的52只闪闪发光的和平鸽,从火炬台上奔涌而下的“黄河”,在“大海”里搏击浪花的“帆船”,都体现了全运会开幕式的独到创意。从创意这一环节来看,全运会开幕式可以得到高分
除动态的画面效果和气势恢弘的表演,全运开幕式的歌曲也堪称一绝。比如,其中一首就选自济南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该歌由张红光作曲,吴彤配器,历时数月创作,并请来著名歌手蔡琴演绎。
最引人关注的还是名为《共圆精彩》的主题歌,它将由来自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两岸四地的歌星联袂演唱。
2.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昨晚观看了济南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开幕式盛况,看的心潮澎湃、感慨良多,想在博客里说说。
说到这次全运会开幕式,很自然就要联想到去年的北京奥运开幕式,因为两场开幕式相似之处太多了——首先大背景都是在盛世中国的鼎盛时期召开的大型运动会的开幕式;其次都是利用了现代先进的科技和电脑技术以及烟火技术制作出来的视觉盛宴;再次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形象工程,主办者都挖空心思,不惜财力、人力要把它办到顶级和极致。
去年北京奥运开幕式结束当晚我就写了评论的文章,还得到很多博友的认同,今晚,作为把山东当作第二故乡的我又怎么能不写出自己的感想呢,以下就为我观看本次全运会后的一些感受和评论。
首先说说这个开幕式的整体风格和创意。
既然是在山东办的运动会,当然要凸显山东特色,而山东独立于全国其他省份的特色是什么呢?当然是全国公认的“一山一水一圣人”。本场开幕式一拉开序幕就把五岳之尊泰山、至圣先师孔子以及奔腾入海的黄河迫不及待地推了出来,真可谓给全场表演早早地定了个调——俺们都是山东*!俺们有地恁都莫有!
更有意思的是,在展现孔老夫子的那个环节,现场童声先后两次着重强调了《论语》开篇第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句,并且在念到“乐”时着重强调了一下——这不是在警告去年北京奥运开幕式上错把“不亦乐乎”说成“不亦悦乎”的央视名嘴孙老师吗——老孙你记住了,我们特地念了两遍哦,以后你可再别给俺念错了!
展现完山东特色后,现场光影急转,一片翠绿之色跃然于眼底,原来对主办城市济南的展示开始了。说全运会是形象工程其实并没有特别的贬义,人家山东、济南花这么大的价钱办一届全运会,不好好给自己打打广告,不把自己大吹特吹一番,人家不够本呀!于是,我们看到了如梦如幻的美丽仙境,看到了那桃红柳绿的水润之都,还看到了喷涌而出、汩汩流动的万眼清泉,甚至还看到了十里廊桥百亩花荷的夜夜笙歌……幸好我去过济南,幸好我知道现实中的趵突泉,幸好我逛过济南有名的公园。哪有什么清泉,哪有这么梦幻,哪点能比江南!想靠着体育场上的一口大缸就把自己从一个北方城市硬生生扯到天国江南,要是真能这样,那英雄的英特纳而也一定能实现!
说到这口“大缸”了,那我就来专门评价一下它。去年北京奥运,
谋子不知从哪里来的灵感搞了一个超大LED的“画轴”,成为那场开幕式的重要道具和布景,也算是历届奥运会开幕式单一靠人表演的一大突破。这届全运会,导演明显是想挑战一下去年的创意和难度,于是挖空心思设计出了这样一个形似大缸的三百六十度全景巨幅投影幕布,据说是用了20多台大型投影机在体育场各个方位同时运转才成就了现场绚烂无比的现场效果。在电视上看,这个大缸展现出来的视觉冲击力还是挺强大,很好地起到了喧宾夺主的作用——观众和镜头都去看它上面出现的画面去了,还有谁关心现场演员的表演呀!而且这个大缸的全程“表演”已经向世人宣告:以后的运动会开幕式,人充其量就充当个活动背景罢了,真正的主角已经换成高科技的电脑表演或者是虚拟图像了。
所以,看完全场,找不到几个对演员面部表情的捕捉镜头,也看不到几次对队伍舞姿、身形,动态的有意识的认真体现,可怜了这些如花似玉、生龙活虎的演员了,你们认真、努力的演出只是在衬托和丰满一口大缸的自我意*罢了!
至于要说这口大缸能不能超越北京奥运的一张画轴,那还真不好比较,但至少这口大缸是圆的,体育场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明白它上面的内容,这点要比张艺谋那张永远朝着台画的画好多了吧!
最后说说点火仪式。
哎呦喂,中国就是人口众多,点个火竟然要派五千人!每人那个装了小风扇的火炬,极富象征性地往头顶一举,那边如狼牙棒一般的主火炬就很得意地燃起来了!
解读一下这次全运会的火炬点燃程序,真感觉完全体现了山东出绿林好汉的光荣历史传统——先是一个娘们举着火炬跑出来,这象征“揭竿而起”,紧接着她用手中的火炬点燃了闺女和女婿的火炬,好嘛,小两口也跟着起义了。再接着,小两口有了后代,他们分别盘踞在山寨中从事打铁、种田和安保的重要工作,并且都还成为了各条战线上的英雄人物,于是这些后人一人拿把火炬开始占山为王了。但是,当他们把火炬传到各个山头五个后起之秀的手中时,这五个后起之秀突然像被什么感召了一样,于是他们决定下山从良,不再占山为王,为了表达自己痛改前非的决心,他们干脆把全山东的5000个绿林好汉都召集在一起,一把火烧掉了象征绿林和土匪的巨型狼牙棒!于是,全运会的火炬就这样被点燃了!现场观众那个乐的呀,别提有多感谢党了!
凤凰男多可怕?不想为别人而活的张艺谋,却将肖华的人生活成悲剧
文 六爷
编辑 七街酒舍
然而,在这些光鲜亮丽的背后,他的名字上还缀着一些永远都不会消失的词汇: 凤凰男、出轨、巩俐、超生……
依旧要托年代久远、滤镜深厚的福,他那些令人诟病的感情经历,才没有被炮轰成喊打的 “渣男” 。
他就是肖华的前夫,陈婷的现任,巩俐顶着“小三”名头也要与之在一起的真爱——张艺谋。
01
张艺谋 ,1950年出生在陕西临潼田市镇,爷爷曾是当地响当当的大财主,老燕京大学的高材生,父亲是国民党军需官,两位大伯分别是黄埔军校9期和15期的学生。
这些身份叠加在一起的身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全家的成分都是周围人唾弃的对象,是喊打的走资派。
儿时的张艺谋,甚至连个能与之玩耍的同伴都没有。
“我实际上是被人从门缝里看着长大的,从小心理和性格就压抑、扭曲。”
也是因为明白以自己的身份,想要出人头地绝非易事,作为一个没有任何优势的凤凰男,在没有遇到能够为之一用的单纯 “白富美” 之前,他只能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略带忧郁的气质,等待那个能够改变他命运的 “傻白甜” 到来。
直到1965年,张艺谋读初二的时候,班里突然转来一个名叫 肖华 的女生,来自北京。
经过张艺谋的观察与了解,这个名叫肖华的女孩出生在北京一个富裕的家庭,父母都是大学生,毕业于 华北人民革命大学 ,参加过解放成都、重庆等战役。
转业之后,肖华的父母前往西安定居,而肖华则是一直同姥姥生活在北京,直到这一年在父母的催促下才回到西安。
肖华性格开朗活泼,一看就是被富养长大的女孩,跟又黑又瘦,因为成分问题在班里一直不受待见的张艺谋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其实,直到张艺谋大学毕业之前,他和肖华的地位一直就是如此这般的天壤之别,毕竟是一个要啥没啥的穷小子,之所以能够一路 “软饭硬吃” ,靠得不就是 “语言的艺术” 么。
张艺谋虽然在班里默默无闻,但胜在学习成绩优秀,再加上颇具画画天赋,很是吸引肖华的注意,一来二去,两人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不一样的情愫也在心底渐渐滋生。
1968年秋天,中学毕业的张艺谋赶上了 “下乡”浪潮 ,以他的家庭背景,被改造是板上钉钉的事,至于根正苗红的肖华,父母打算将她再送回姥姥家中居住。
当得知自己被分配到了陕西乾县插队劳动时,张艺谋决定尝试最后一搏。
他用华丽的辞藻和真诚的态度给肖华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将心底的自卑,多年来的痛苦展露无遗,深深地激起了这个单纯姑娘的怜爱,尤其是那句 “我多么希望能获得你的理解和友情,我相信,在未来我一定会有所作为,未来的某一天,期待你能和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更是直击肖华的心房,彻底打动了这位情窦初开的少女。
被爱情和自我感动冲昏头脑的肖华放弃了回北京过幸福生活的打算,当即就决定要和张艺谋一起去乾县下乡插队劳动,接受 贫下中农再教育 。
要说张先生的这个手段,放到现在来看都是一点不过时,估计那时候他之所以会选择写信也并不确定肖华会是一个怎么的态度,最好的结果就是能跟他一起下乡,次一点大家也能写信沟通,只要保持联系,凭借“国师”的文学造诣,也能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 纸上情缘 。
明明知道前途未卜,明明知道未来的日子一定会很艰苦,却也要将心底的爱抒发出来,最好能感动到心爱的女孩跟他一起踏上未知的路,多么可怕的套路。
面对女儿的决定,肖华父母自然强烈反对,可不管父母如何苦口婆心地劝说,肖华就是咬定要和张艺谋一同下乡。
众所周知,深陷爱河的女人根本不会听任何人的劝告,她们愿意为爱放弃一切,只要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万丈深渊也是可以跳一跳的。
可这位生活过于顺遂的少女不会明白,一个在苦难中煎熬成长起来的男人,一旦飞黄腾达,绝对会比普通男人更危险。
02
虽然插队劳动的生活无比艰苦,但终归是 “有情饮水饱” ,再说,肖华家里是什么条件,父母再不满女儿的决定,可木已成舟,就只能尽量多给女儿准备些东西,起码不能委屈了。
至于张艺谋,也在那三年里得到了肖华无微不至的关怀。
插队任务完成之后,两个人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工厂工作,虽然工作的地方离得很远,但对于相爱的人来说,天涯咫尺。
张艺谋的工作是扛棉花,每天大包小包十分辛苦,根本没有力气再干别的。于是,体贴的肖华每次休息都会主动来看他,不嫌远不嫌累,还会给他洗衣做饭收拾屋子,无比贤惠。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张艺谋接触到照相机,那种新奇的玩意儿,哪里是他这种穷小子能够买得起的,虽然对摄影有着浓厚的兴趣,却也只能望洋兴叹。
当时的他,做梦的希望能够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照相机。估计是表现得过于明显,这个梦想被肖华捕捉到了,贤惠的 “白富美” 哪里能让心爱的男友失望呢?
自然是省吃俭用的攒钱攒票,再托在北京工作,人脉极广的姐夫王涤寰,花了大力气给张艺谋买了一台照相机。
对于这份礼物,张艺谋自然是无比感动,好听的话说了一轱辘又一轱辘。之后便将大部分的空闲时间都用在研究摄影上,光是笔记就记了十来本,绝对是物尽其用。
等到肖华生日时,张艺谋还特地制作了一本影集作为生日礼物,里面记录了许许多多他们在一起的甜蜜过往,看到如此用心的礼物,肖华也是大为感动。
我送你相机,你送我 “我送你的相机拍摄的” 照片,这波不光不亏,完全是血赚啊。
03
如果说上面那些,还能用爱的名义作伪装,那么张艺谋下面的这些 “语言的艺术” ,就让人不得不怀疑他的用意了。
15年,24岁的肖华因为家庭成分很好,本人也是十分的优秀,所以被组织推荐上海交大学习,要知道在那个工作、住房全部包分配的七十年代,能够上个工农兵大学,也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
肖华有些心动,毕竟也还年轻,谁还不是个拥有一颗上进心的好青年呢。
可这时候,张艺谋说话了: “等你学识渐长,我们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沟通也会是问题。”
听听, 这还能不是“语言的艺术”? 话里话外都透露出一种 “等你上了大学,我们就不是一路人了,我就配不上你了,哎呀我真难过” 的感觉,可人家就是不直说,就算以后你因为错过这次机会而后悔,人家也可以说: “我当时又没拦着你,是你自己不愿意去,这能怪谁?”
看了张艺谋满腹心酸委屈的话语,肖华自然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所以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
找对象又不是献爱心,没有一点主见的女人,最终的下场都不会太好。
肖华放弃读大学,依旧跟那个扛棉花的穷小子找对象的事情被父母得知,父母明确得表达了对这件事的不看好,他们并不希望女儿和张艺谋在一起。
首先,张艺谋家庭成分复杂,日后说不定会是个拖累,其次,张艺谋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优点,门不当户不对的,女儿完全可以找到更好的。
肖华当然觉得张艺谋才是最好的,任家里人怎么说,在她心中都是要拆散他们的 “恶人” 。
为了劝女儿放弃,父母还特地给她安排了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小伙子相亲,其中就有两个男生都对肖华产生了好感,希望能够和她发现一段革命友谊。
此事被张艺谋得知,这个凤凰男产生了浓浓的 危机感 ,肖华是他在那个时期能够接触到的最好的女性,何况她的家庭在北京也有不少的人脉,不论如何都不能和肖华分开 (或许可能也是因为爱情) 。
于是,“国师”再一次凭借自己优秀的文化造诣,给肖华写了一封 长达40页 ,包含思念与爱慕的情书。
也不知是这位“白富美”就吃这一套还是怎么着,第一次张艺谋给她写信,她便愿意抛弃幸福生活,和他一起下乡插队;第二次张艺谋给她写信,她竟然不顾父母反对,直接跟他 登记结婚了 。
父母虽然对于肖华的擅作主张有些生气,可毕竟是亲生女儿,嫁都嫁了还能说什么,只盼望小两口能够好好过日子吧。
1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高考恢复之后,北京**学院也开始面向全国招生。此时的张艺谋明白,自己的好机会终于要来了,他要北上读大学,追求自己的摄影梦。
就问你双不双标?
人肖华想要读书的时候,他就说上大学会影响两人的沟通,等你学识见长,我们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了。
此时的肖华,难道就不担心张艺谋上大学之后,他们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吗?
她貌似并不担心,非但不担心,反而还无比支持张艺谋的摄影梦。
怎么说呢,张艺谋为啥会有如此高的水平?因为他有照相机呀,在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照相机得是多么稀有的存在,没听过 “单反穷三代,摄影毁一生” 吗。
被拒绝的张艺谋无比沮丧,他做梦都希望能够上得了北京**学院。
听到了张艺谋的梦想,肖华自然会跟“哆啦A梦”一样挺身而出。
她直接联系到了自己在北京的姐夫王涤寰,又是一番搭人情运作,姐夫将张艺谋的材料和一些摄影作品直接交到了当时担任文化部部长的手中。
一方面是惜才,觉得这是个学习摄影的好苗子,一方面也是为了给王涤寰几分薄面,最终还是 破格录取了张艺谋 。
得偿所愿之后,张艺谋美滋滋地留在北京学习,而肖华则返回西安,照顾家中父母,还要努力挣钱,给张艺谋挣学费和生活费让他能够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
04
1982年,从北影毕业的张艺谋被分配到广西**制片厂。
自此,他的人生被彻底改写。
他说: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高考,很难说会有现在的一切。”
换言之,如果没有肖华,超龄6岁的张艺谋,何来的录取机会?没有肖华送的照相机,他又凭什么积累一流的摄影经验?
肖华若是对张艺谋上大学这事儿置之不理,直接带他回西安好好过日子的话,那之后也就没巩俐、陈婷啥事了,中国虽然会少一个知名导演,但肖华说不定能收获一段完美的婚姻。
不光摄影获奖,只当了一次男主角,便凭借 《老井》 摘得三个影帝的称号, 中国影史上第一位A级国际**节影帝 。
此时的张艺谋,不管是摄影还是表演,都是信手拈来,可他并不满足,在看到陈凯歌的时候,他也萌生了自己做导演的想法。
1987年,张艺谋导演处女作 《红高粱》 一经问世,便凭借独树一帜的风格,包揽了 金熊奖、百花奖、金鸡奖 等多个国内外**节的大奖,不光他被捧上了神坛,他的首位 “谋女郎”巩俐 也是 一战封神 ,拿奖拿到手软。
也是这一年,张艺谋和肖华的女儿张末终于4岁了。
眼看着女儿懂事了,丈夫的事业也越来越成功,忙碌了十几年的肖华似乎已经看到了幸福生活再向她招手,可之后发生的一切,却给她带来了致命一击。
彼时的巩俐22岁,在中戏上大二,青春正盛,灵气逼人。
一颦一笑间,将那个37岁陕西汉子饱经风霜、历经沧桑的心,彻底融化。
在完成《红高粱》的拍摄后,张艺谋回到陕西老家。因为并未提前告知,看到突然回家却看着异常疲惫的丈夫,肖华高兴的同时也是十分的担忧,生怕他太过劳累身体吃不消。
某天,肖华像往常一样给张艺谋洗衣服,在整理口袋的时候,口袋里掉出的那封信令肖华如遭雷击。
“我想结婚,我希望能得到答复,我期望上天赐给我幸福。”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你赖在我怀里的样子可爱极了……”
巩俐的这些情话,即使时隔多年,肖华依旧记忆犹新。
她不明白,为什么相互扶持走过20年风雨的丈夫,会说变就变,自己和女儿对于他来说算什么?自己多年来的付出对于他来说又算什么?
面对肖华的质问,张艺谋故意将事情说得很平淡,一副很不在乎的样子,一边吃面,一边告诉肖华:
“这件事我本来没想瞒你,回来后一直很忙,想等忙完后再告诉你……”
“在山东我们俩还没有什么,到宁夏后发生了那么几次……就是这么回事。”
面对丈夫没有任何愧疚感的解释,肖华的心口像是被压了一块重重的石头,她不明白他为什么能够如此云淡风轻, 难道这就是艺术家的通病?
肖华的不明白实在太多了,可即使满心怨恨,此时的肖华依旧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婚姻,哪怕同床异梦,就算名存实亡,依旧想要拥有这个丈夫,想要给女儿张末一个完整的家庭。
只可惜,肖华的愿望注定落空了。
很快,两人的事情就被巩俐当时的男友杨建勋得知,比起肖华的隐忍,杨建勋则要激进得多,他先是揍了巩俐一顿,之后又放话要报复张艺谋,讲这件事弄得人尽皆知。
即便是风光无限的张艺谋,依旧害怕得要死要活,因为他知道,这种事情啥时候自己都不占理,尤其他还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导演,在那个年代,足以被当成 道德败坏的典型 , 永无出头之日。
那段时间的张艺谋几乎烟不离手,单独纠结自己的未来出路,常常自言自语: “我感到自己早晚会大病一场。”
他甚至还对肖华说: “她说她不想再上学了,她想给我生个孩子。”
1989年,为了暂避风头,张艺谋带着巩俐远赴香港,接拍了** 《古今大战秦俑情》 。
在拍摄期间,张艺谋意外出了导致全身无法动弹,为了照顾受伤的恋人,巩俐任劳任怨24小时陪张艺谋身边,两人的感情越发的甜蜜。
此时,在张艺谋的心里,哪里还有半分肖华的位置,满心满眼都是自己的缪斯女神——巩俐。
1990年,回到家后的张艺谋,第一件事就是和肖华摊牌,这个婚说什么他都要离: “我的感情已回不来了,我想和她在一起。别人爱说什么让他们说去,陈世美也罢,也罢,我不是为别人活着。”
而坚持不肯离婚的肖华,却因为一通电话,最终选择了放手。
电话是巩俐的前男友杨建勋打来的,他对肖华说: “我见到了张艺谋,和他谈了一次话。我问他,听说你爱人很不错,你这样做对得起她吗?张艺谋说:我和我爱人的结合是插队时的误会。 ”
原来曾经自以为的美好时光,在张艺谋的心中,竟然只是一场误会。
05
婚姻中,究竟是插足的那个是第三者,还是不被爱的那个是第三者?
事业如日中天,外表风情万种,手握多个大奖的巩俐,削尖了脑袋想要嫁给张艺谋,给他生孩子,哪怕是顶着 “小三” 的骂名;
苦了小半辈子,好不容易崭露头角,在圈占据一席之地的张艺谋,不顾远大前程,宁可身败名裂,也要抛弃相伴二十年的妻子,和巩俐在一起。
在批判他是陈世美的同时,我们也不禁有些疑惑, 究竟是什么原因,会促使两个成年人做出如此没有道德底线的事情,是真爱吗?
那为什么不能先从这艘船上下来之后再登另一艘呢? 大概是爱的太过浓烈,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吧。
不得不说,名气很多时候真的可以掩盖一些人曾经的过错,明明是 圈最忘恩负义的凤凰男和插足他人婚姻行为极其恶劣的女明星,就因为披上了真爱的大旗,有了各路奖项的加持,成了盛赞的艺术家。当然这也和年代久远,没有互联网有直接关系。
张艺谋口口声声说他不 “为别人而活” ,可他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他的百般哀求,各种写信挽留,肖华绝对可以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不知道她会不会后悔,后悔选择回到西安,后悔追随张艺谋前往乾县,后悔为他省吃俭用购买照相机,后悔为他上大学的事情奔走,后悔听了他的花言巧语放弃上大学的机会……
后悔没有折断他的翅膀,让他没有飞翔的机会。
她或许后悔过,在梦回十分,后悔亲手为丈夫推开通往花花世界的大门,将他送到了别的女人身边。
李碧华曾经说过:
凤凰男与潜力股的最大区别就是是否心怀感恩。
显然,张艺谋是前者。
有 情感 经历丰富者曾做过分析,为什么张艺谋这种看似城府极深的男人,会做出 “为爱不顾一切” 的事情。
是因为年少时吃的苦太多,所以在事业有成之际,会对自己产生一种强烈的 “补偿心理” ,就想要好好的补偿曾经可怜巴巴,只能门缝里看人的自己。
金钱也好,女人也罢,就算不是巩俐,也会有李俐、张俐。可他却忘记了,因为他, 肖华白白吃的那些苦,应该找谁补偿?
06
恢复单身的张艺谋像是脱缰的野马,在巩俐的陪伴下灵感爆棚,拍了一部又一部的佳作。
在巩俐看来,张艺谋能够不要妻女也要和她在一起,转正定是指日可待,不料等了整整十年,等来了却是 分道扬镳 。
享誉海内外的影后怎么都没想到, 自己竟然会被一个18岁的18线摘了桃子。
1995年,巩俐和张艺谋合作完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巩俐照例对张艺谋进行催婚,张艺谋却对她说, “结婚不过就是一张纸。”
那无所谓的语气,深深地刺痛了巩俐的心,后面的事情也变得理所当然起来。
这个被称为 “巩皇” 的女人,早已在全世界的追捧下,养成了一副睥睨天下的气势,怎么可能还会放低姿态,为了一个男人委曲求全?
她当机立断结束了这段长达十年让自己背负小三骂名的感情,火速嫁给新加坡商人 黄和祥 ,做起了豪门富太。
至于张艺谋,则在1999年拍摄 《幸福时光》 时,恋上了18岁的 陈婷 。
对于这两人的感情,媒体取的标题是 “张艺谋再婚妻子19岁生子,丈母娘比女婿小9岁”。
49岁的丈夫和18岁的妻子,看着这个比女儿大31岁的 “老男友” ,陈婷的父母自然说什么都不同意,可肖华的前车之鉴近在眼前,父母不同意有用吗?完全没有任何用处。
为了拢住张艺谋的心,陈婷用了同肖华、巩俐完全不同的战术,那就是不停生孩子。
19岁时,他们第一个儿子, 张壹男 出生,三年后,次子 张壹丁 出生,又过了两年,小女儿 张壹娇 出生。
有了三个孩子傍身,“母凭子贵”的陈婷终于得到了让张艺谋那可有可无的“一张纸”。
1992年,肖华出版了一本名为 《往事悠悠》 的回忆录,讲的就是自己和前夫的婚姻是怎么被“小三”给毁了的。
那时距离她和张艺谋离婚已经过去整整四年。
痛不欲生熬过四年,肖华终于走了出来,选择与自己和解,将曾经的过往一一讲述,作为告别,也意味着彻底放下。
如今,70岁的肖华依旧孤身一人,与张艺谋离婚之后再未婚恋,不知是因为对于感情太失望了,还是因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敢再爱了。
如果没有肖华,张艺谋的人生不见得会有如此成就,
但如果张艺谋,相信肖华的人生必将有所成就。
关晓彤晒14年前和张艺谋合影,意外曝光两人关系,你能想到是啥关系吗?
关晓彤的新**《月半爱丽丝》。
虽然这部**自上映起就争议不断,从剧情到票房更是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吐槽。但是,晓彤为了这部**所付出的努力却是无法否认的。
为了能扮演好这个160斤的胖子,晓彤每天要化差不多4个小时的特效妆,在脸上一块一块地贴硅胶。
还要给皮肤一层一层的上色,导致自己连嘴巴都张不开,却还要尽力演出吃得很香的感觉,真的是非常辛苦了。
不仅如此,晓彤在**里的演技也是有目共睹的。在**的发布会上,黄景瑜更是直言自己在现场都被关老师的演技深深折服。
要知道,关晓彤可是比黄景瑜小了整整5岁,但是要按出道时间来算,晓彤还真是远比黄景瑜要长得多了。所以黄景瑜的这一声“关老师”也足以可见他对晓彤演技的认可了。
其实一直以来,晓彤的演技都是褒贬不一。从一开始的那部《一仆二主》和《好先生》确实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实力,更是因此收获了无数好评。
但是之后的一部《极光之恋》却是让她的口碑急转直下,被网友连连吐槽“演技差”,甚至连造型都被嘲笑太土气,没有高级感。
关晓彤与张艺谋的关系因此,当时有很多网友都开始质疑她是不是不太适合大荧幕。但是就在这时,有一个人的导演的镜头彻底“救活”了关晓彤,他就是张艺谋。
在中国**史上,要是张艺谋说第二,相信应该没有导演感称第一了吧!他不仅在国内**圈,乃至世界影坛上都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而他对于自己作品的表达和对演员的开发更是堪称经典。
还记得晓彤被全网嘲的时候,张艺谋却是义无反顾的站出来力挺她,在访的时候他更是经常拿晓彤来举例子,说她很会演戏,是个作风很好也很朴实、敬业的好姑娘。
当年那部由邓超主演的《影》相信一定有很多观众都看过了。
在这部**中,晓彤饰演的是青萍公主,刚开始大家其实并没有对此抱太大的希望,因为之前晓彤的古装扮相已经让不少网友非常失望了。
但是谁想到,晓彤在**中一出场就打破了所有人对她的固有印象。
因为在拍摄的时候正好遇上下雨,而张艺谋不仅没有停止拍摄,下雨天还让晓彤脸上的妆都脱了,但是却呈现出了另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把她身上的灵气和美都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张艺谋的指导下,晓彤的演技更是像脱胎换骨一般,完全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因此,不少人都感慨张艺谋实在是太会拍了,但是也不可否认,晓彤的可塑性实在是太强了。
因此,为了感谢张艺谋的指导,晓彤在他生日的当天不仅专门录制了,还特地发布了一条微博。
而微博里的一张配图却是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那张照片不是**的剧照,而是晓彤和张艺谋的合影。
也就是因为这张照片,意外曝光了晓彤和张艺谋之间的关系。原来晓彤从小就和张艺谋认识了,而那个抱着晓彤的女儿,也就是她的妈妈。
而当时的晓彤还非常乖巧地把手搭在张艺谋的身上,不仔细看还真以为他们是一家人了。
也是因为妈妈的关系,让小小年纪的晓彤就得到了张艺谋的青睐。
而那张照片,就是当年张艺谋指导北京8分钟的时候,找关晓彤拍摄的宣传片,虽然镜头不是很多,但是也足以可见张艺谋对她的喜爱了。
而且晓彤有一年生日的时候,张艺谋还特地为她录制了一段,让她现在要抓紧修养和学习,而且自己已经和关家合作三代,感情更是非常深厚了。
看到他们两个这样的关系,引得网友都纷纷感慨还真是深藏不露啊!
不过尽管在圈中有那么好的,晓彤却是从来没有骄傲过,一直都在兢兢业业的努力着自己的事业。
就像对待自己的恋情一样,始终都是非常低调,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好性格,如今才能收获越来越多人的喜欢!
林妙可的成长经历?
成长之路 网上妙可的粉丝候选名妙族、可可粉、可乐 看看这个小姑娘是怎么长大的。 尖下巴随妈,眼睛随爸,跟着电视学跳舞 林妙可的爷爷是著名的国画家林锴,她的伯伯也是搞书法的,父亲林晖以前也是学画的,后来改行做了摄影,现在供职于《法制晚报》。这就是网上所说的“书画世家”,在这样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里,小妙可天生就表
林妙可(12张)现出对文艺的兴趣和悟性。她天生就招人喜爱,父母的亲朋好友都要求家长经常带她出来,然后抱她,逗她玩,正像她后来在自己的博客中所说,她的身边有很多疼爱她的大人,也是在父亲的镜头下长大的,每一次可爱的表情都被记录下来。林晖说妙可综合了父母两个人的优点,眼睛随他,因为比较有棱角;下巴尖尖的,脸形圆润,这些就随她妈妈。本来父母也是想让她跟随“家族传统”,从小学书画,但是好像妙可没什么耐性和兴趣,在她一两岁刚刚会走路的时候,就对电视上的歌舞很有感觉,而且会模仿电视上的舞蹈,学得很快。于是,家长也就随其自然,让她去学习唱歌和跳舞。 现在的妙可已经12岁了,北京第一七一中学读初一,虽然年纪小,但是已经是文艺骨干了,五年的声乐学习,数年的舞蹈学习,曾经获得北京市某比赛一等奖,曾经是东城区少年宫的小学员。 妙可最喜欢《春天后母心》这部连续剧,因为她觉得其中演小儿子的小演员特别好。如果你问她最喜欢的偶像是谁,她肯定会说是王锐! 那天,妙可参加一个广告的拍摄,无意间听说王锐也会来。于是妙可隔一会儿就问“王锐来了吗?”,但最终也没见着。第二天到了片场,妙可再也不问了,径直走到公司的电脑前,几下就调出了王锐的档案,然后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小本,一笔一画地把王锐的电话、家庭住址全记了下来。公司的人问她干吗呢,妙可还不好意思起来:“我不告诉你!” 我是福建人 林妙可擅长唱歌、舞蹈,还会弹钢琴。别看林妙可在北京土生土长,可一有别人问起她是哪里人,她都不思索地回答说,“我是福建人!” 要说林妙可的回答,一点都不,因为林妙可的爷爷就是福建人,他是福建福州的著名国画家、连环画家林锴(1924—2006)。林妙可的妈妈刘喆平说,家里一直是按籍贯算的,虽然林妙可的爸爸也在北京生长,但论起来都是福建人。刘喆平说,目前福州还有表亲,不过林妙可还从没去过福州,她一直期待长大后能到爷爷的家乡看看。 当电话联系刘喆平时,她特意把这来自“老家阿姨的电话”交到林妙可手上,林妙可在电话里脆生生地说“我是福建人”,当被问到想不想到福建玩玩,她飞快地回答说“我想”。
编辑本段服装争议
2012年3月,林妙可出现在株洲某童鞋品牌的发布会上,言谈举止已经有了“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觉。网上流传出的照片上林妙可身穿风衣,戴着围巾,被“眼尖”网友认出是奢侈品牌BURBERRY,围巾价值近3000元人民币,风衣的价格则要上万元,一时惹人热议。 妈妈回应:都是外贸店淘的 更多网友的矛头指向林妙可父母。3月28日,林妙可妈妈刘喆平表示:“这些都是我到外贸店淘出来的衣服,我自己都不认牌子,更何况是孩子呢。我平时最喜欢逛外贸店,这件风衣如果没有记错是120元,围巾其实是我的,好像是20元买的,已经戴了六七年,她里面的毛衣60块钱。我们从来都是不看品牌,看样子,外贸的样子很好,这也是我喜欢到外贸店淘衣服的原因,因为我喜欢素色,所以给孩子的打扮也非常素。” 对于在微博上疯传林妙可“行头奢侈”,她表示,“早看到这个消息,以前类似这样的消息多了去了,但并不是事实,所以也没有什么好澄清的”。林妙可1999年7月1日出生于北京一个红军世家,父亲林晖是一名北京《法制晚报》摄影记者,母亲刘喆平是一位大学教授;她的爷爷林锴生前曾是全国著名老革命军人、优秀党员和干部;大伯林阳是大师、旅行家;大妈路玉美,在中国红十字会工作,具有丰富的医疗工作经验;生活在这样一个优秀干部之家,她也擅长民族舞、钢琴、 红衣女孩·林妙可
长笛和书法,学习成绩更是在班上名列前茅。最低分也没有下过80。 林晖夫妇希望林妙可继承爷爷衣钵,长大后成为一个书画家.但性格活泼开朗的她却对音乐和舞蹈很感兴趣:很小的时后,她在哭时,只要一听到音乐,就会止住哭声;玩玩具时,只要看到电视里有人跳舞,她便会马上丢下玩具,专注看别人跳舞,有时候 边看边学,学得还挺快。 林妙可两岁时,有一次林晖夫妻俩带她去逛街,正好有一家商场在搞儿童服装促销。看到小朋友们随着音乐在T型台上走秀,林妙可也挣脱父母走上台去,学着台上的**姐小哥哥们走起了猫步,并在观众面前做着各种可爱的动作。不谙世事的女儿的举动让林晖哭笑不得,他连忙跑过去想将女儿抱下台来,但商场人员笑着制止了他。不仅如此,还给林妙可穿上当天要展销的童装,让她继续跟其他小朋友们一起走台。结束表演后,又特地送给她一套漂亮童装。这件好事发生后,林妙可更活泼了,有一次刘喆平带她去听音乐会,禁不住美妙音乐诱惑的她居然又一次跑到台上跳起辣舞来。 看到林妙可如此喜欢音乐和舞蹈,原本反对女儿朝音乐舞蹈方面发展的林晖夫妻最终还是尊重了女儿,觉得多一门爱好也不错,要培养其书画爱好再从长计议。于是那之后,他们便送林妙可去上钢琴、长笛和舞蹈 林妙可
课。 那些日子,身为记者的林晖为了让女儿有见识,在访演艺圈中的人物时,便尽量带上女儿。回到家后,又将这些明星光环背后艰辛的奋斗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女儿听,以激励女儿树立理想!谁知林晖的这种做法却歪打正着,林妙可在一天天增长知识的同时,还与演艺圈中的一些叔叔阿姨渐渐熟络起来,甚至与一些明星成了“朋友”。 受这些名人明星成功故事的鼓舞,林妙可在学习时更刻苦了,成绩出类拔萃的她还参加各种音乐、舞蹈比赛,并先后获得北京东城区校外艺术节二等奖、北京市校外艺术节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6岁开始拍摄广告 踏足演艺圈 2005年春的一天,林晖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一个女子在电话中对他说,她在拍一个内衣广告时需要与一个小女孩配戏,因而想到了他的女儿,问他是否愿意让女儿“出马”。可是小女孩好找,面对镜头不怯场,且形象好,有表演天赋的小女孩又到哪去找呢?最终找到了林妙可。于是在这位女明星的“提携”下,林妙可便第一次上了电视。 那之后,又漂亮又聪明的林妙可便渐渐受到众广告公司的青睐,她先后与刘翔、刘璇、濮存昕等多位明星拍 林妙可
摄了童康宝、中国人寿保险、丰田汽车、松下电器、汇源果汁等几十条广告;又在《宽恕》、《春草》、《十七》等剧中扮演角色;还与李宇春、刘旋、婷方等人拍摄了MV…… 小姑娘活泼外向,爱疯爱闹,每到一个剧组,总能和所有人打成一片,女儿的沟通能力令刘喆平也颇感意外。每次遇到明星,林妙可就会拿着自己专用的本子,等在门口要签名,一副“铁杆小粉丝”的架势,她也有演员的另一个“潜质”:上车就能睡觉,下车就能很快投入。 多年参加各种广告拍摄活动的经历,使得林妙可说话和待人接物有一种超越年龄的大方与老练:“一看就是见过世面的小孩,从不怯场,人越多的场合越想表演。你问什么问题,她都能很得体地对答。”林妙可的声乐老师说。 渴望走进大观园 最爱林黛玉 林妙可的爷爷林锴对红楼有很深的兴趣,曾在纪念曹雪芹诞生200周年绘制过大型水墨组画《曹雪芹传》,并引起轰动。在很小的时候,爷爷和父母便经常给林妙可讲一些《红楼梦》中的人物故事。林妙可却没想到在此之后,她还饰演了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的幼年版林黛玉。 2007年岁末,得知新版《红楼梦》剧组要招小演员时,想去饰演角色的林妙可特地提前做着准备,那 林妙可
几天,她不仅请爸爸妈妈再次给她讲了《红楼梦》的大致内容,还背诵起《红楼梦》里的一些诗来,学习或演出之余,嘴里便对“红楼诗”念念有词:“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或者“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2008年1月10日,林晖夫妻带着林妙可去《红楼梦》剧组面试。到剧组后,一位副导演在对林妙可的外形进行一番审视之后,笑着问她道:“你为什么要来剧组应聘呢?你了解《红楼梦》吗?” “我了解《红楼梦》,我喜欢里面的人物,特别喜欢林黛玉!因为她姓林,我也姓林!” 林妙可调皮地说:“我还能背《红楼梦》里的一些诗词呢!”说着,她便背起来:“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看到林妙可外形漂亮,聪明伶俐,又能说会道,这个副导演疼爱地给她照了几张相后,说:“要不我直接带你去见导演吧!”说完便牵着她的手去见李少红导演了,并在李少红面前对她美言起来。 李少红见了林妙可,也很喜欢她, 新红楼梦妙可剧照
亲切地问她几岁了,又摸了摸她的鼻子,笑着问:“你希望在剧中演什么角色呢?” 见李少红导演这么亲切,林妙可心中的紧张少了许多:“我呀?什么角色都能演呢!就看阿姨觉得我适合演什么,并且给我安排演什么了!” 林妙可的话把李少红逗笑了,摸了摸林妙可的头,对工作人员说:“这孩子挺聪明的!先带她去试妆吧!” 一个小时后,当化好妆的林妙可被工作人员带出来,且被告知是“童年林黛玉”时,林晖和刘喆平很开心:李少红导演这么重视林妙可啊?居然让她演林黛玉,真好! 然而,事与愿违,林妙可却落选了。落选的原因是李少红要求小黛玉身高要在1.3米左右,而林 林妙可
妙可却只有1.2米出头;林黛玉要忧郁型的,但林妙可却性格开朗,见谁都笑。 那天,放学回来的林妙可得知自己落选后,对扮演小黛玉抱有很大希望的她一下子就哭了:“我性格虽然开朗,可是我能演忧郁啊!” 在心里也替女儿惋惜的刘喆平见状安慰女儿说:“没选上没关系的,妈妈还真怕你选上呢,你想,黛玉哭啊哭的,多让人揪心啊!妈妈喜欢性格开朗、见人就笑的可可宝贝!” 2009年,林妙可再次进入红楼剧组,身高也达到了预定目标,成为了新版《红楼梦》幼年林黛玉的扮演者。 奥运会开幕式精彩表现 红遍大江南北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2008年8月8日晚8点06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进行升国旗、奏国歌仪式。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里,这位小女孩身穿红色的裙子,用甜美的笑容,伴随着56个身着民族服装的儿童,一起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护送入场,感动了现场9万余名观众。一夜间红衣女孩林妙可红遍大江南北,这充分体现出一个孩子在8万多群众面前显示出来的勇敢和超人的能力! 在2008年8月12日晚的新闻发布会上,奥运会开幕式的音乐总监陈其钢先生向记者曝了个猛料:其实这甜美、可人的天籁之音来自另外一位幕后7岁小英雄——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的杨沛宜小朋友 林妙可奥运会开幕式表演
。 正是这甜美的歌声,带给观众感动。2009年3月10日,张艺谋首度回应了“林妙可唱”,声称:“当时我们把林妙可和杨沛宜两人的演唱都录了,反复播放后觉得后者声音好一点。但我不太吃得准,请NBC和这些大转播公司的负责人来看,他们都表示更喜欢红衣女孩(即林妙可)。我们问过,声音不是她的,你们会不会觉得是唱?这些大转播公司都表示没问题,那只是一个情境的表现. 遭遇“炒作”风波 奥运之后,刘喆平又多了一项“工作”,就是时时了解网上舆情,“应对”林妙可的粉丝团们。 几乎是一夜之间,网上出现了大批林妙可的拥趸,她的粉丝团自称“妙脆角”、“可可粉”,他们在各大论坛里尽情表达对于妙可的喜爱和支持,并建立了“妙可公主小屋”等网站,搜罗所有与林妙可相关的消息转载到网站上,并有人24小时全程职守,看到有任何不利的帖子立刻删除。在2007年,为了方便与其他小演员的家长交流,刘喆平在别人指导下,建立了名为“其妙可居”的博客,记录妙可日常演艺活动。孰料这个博客在奥运会之后成了粉丝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同时网上出 林妙可
现了许多“冒名”博客,“我每写一篇他们就很快贴过去,还以妙可自居编一些”。刘喆平说。 粉丝们的追捧让妈妈刘喆平又惊又喜,“能跟妙可说一句话,他们都特别高兴。”林妙可参加的有些活动,常常是刘喆平忘记带相机,却能事后从他们那里找到详细的资料和照片。粉丝们甚至出了54道关于林妙可经历的测试题,在网上流传……这些常让刘喆平感到不可思议,也由此对网络充满恐惧。因此,刘喆平夫妇更加竭力地保护女儿:“我对她各方面都管得很紧,绝对不会让她上网的,有时看到好的东西,会叫她过来看一下。” 奥运前,刘喆平夫妇曾对女儿的演艺道路有明确的规划:“主要是上学前到一二年级这段时间,四年级以后就要收了,安心学习上大学。” “2005年接拍两个广告之后,赶上妙可换牙,中断了一年。”妈妈说:“07年‘复出’之后就非常火。到奥运会前是妙可广告最多的时候”,但面临升入四年级,刘喆平那时还是决定逐渐减少活动,最终“隐退”。 可奥运后各种访、活动、拍摄的邀请剧增,使得林家原本让女儿“隐退”的打算成为泡影,更让夫妻俩的压力倍增。刘喆平现在大多数时间都在忙着帮女儿对各种邀请“把关”。 尽管步步小心、处处留意,但刘喆平发现女儿还是在不知情中被卷入了误解和炒作的漩涡之中。 关于外界疯传的林妙可奥运后大红大紫皆因经纪公司的包装的传言,妈妈刘喆平澄清说,林妙可自始至终没有签约任何的经纪公司。外界盛传的经纪人不过是林晖夫妇的一个比较懂行的圈内朋友,“遇到比较复杂的活时,才会请他出面帮忙谈合同,但最终的一切事宜,都由我来沟通解决。”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林妙可
奥运后不久,即曝出林妙可身价暴涨的传闻。诸如“片酬每集十万元”,身价赶超章子怡”等等,前段时间,更传出林妙可代言费高达500万之说。但据了解,林妙可真正的酬劳只有四位数。面对离谱的炒作,夫妻俩都不能理解,媒体上那些关于女儿身价的传闻从何而来。 最初夫妻俩曾向商家和媒体核实,想找出“谎话”的源头,但无果而终,而大众和媒体更多的是”只肯信其有,不肯信其无“。夫妻俩只能从此选择沉默,独力牢牢地把女儿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用爸爸林晖的话说,现在是真正感受到“商场如战场”的含义了。“太可怕了,真有一些人为达到自己的利益,而不计其余”,哪怕眼前站着的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 与大人的担心和慌乱相比,林妙可的“后奥运”生活倒显得波澜不惊。她依然按时上下学,课余时间学习舞蹈、声乐,在不同的剧组里玩闹。只是学校里认识自己的人更多了,遇到索要签名的小粉丝们,她会大方地给他们签上大名。 经历了奥运会开幕式这场盛事的“考验”,林妙可的童年已注定与众不同。 身陷“麦霸门” (声明:以下部分内容转自网易,原文在参考资料中;部分地方有删改,转载请标明出处。) 众网友批:小小年纪 心机太重 春晚中儿童歌曲联唱《我们和祖国一起成长》中,最后出场的豆豆、李木子、林妙可三人先是小合唱,继而在副歌的和声部分,要将手中的话筒交到蒋大为、李谷一、胡松华三位老艺术家手中。但林妙可在表演过程中,没有像李木子和豆豆一样将话筒交给老艺术家,而一直是自己拿着……由于春晚的极高关注度,林妙可的这个动作遭到了一些网友的“讨伐”,其主要内容就是批评林妙可对胡松华老师的不尊重,小小年纪心机太重,爱出风头。 对于“为什么要交接话筒”,林妙可的家人在其回复:下一个环节让几个孩子给李谷一等系红领巾,话筒在谁的手中,导演组并没有明确规定,只要能快速地完成系红领巾动作,可以交过去,也可以自己拿着。既然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为什么还要让老艺术家们操劳呢?因此林妙可家人认为其“麦霸”举动,不是不尊重胡松华老师,而是在为胡老师分担。 记者快评 这一切是否都该让妙可来承受? 一场全球瞩目的盛宴将“红衣女孩”林妙可推向了成人繁杂的世界。在奥运会炫目的光晕下,单纯的孩子经历了一夜成名、众人追捧,以及被误解、被伤害的全过程。林妙可的童年已注定与众不同,尽管有父母竭力保护,但小女孩还是在名利场的裹挟下,走上了一条和同龄人不同的道路。据了解,奥运会后,林妙可平均两三个月便会接一个拍摄。如此高的曝光率,为林妙可积累了大批的粉丝和极高的人气,同时,多年参加各种广告拍摄活动的经历,使得林妙可说话和待人接物有一种超越年龄的大方与老练。然而这一切是否是一个10来岁的孩子所能承受的?看来,在今后演艺之路上,林妙可还需要多多“修炼”。 编后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一出“史上最美双簧”让两个小女孩一夜走红。其实,林妙可也好,杨沛宜也罢,都是天时地利人和造就的“平民偶像”,林妙可星路坦荡也好,杨沛宜未来璀璨也罢,A和B谁是最后的胜利者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两人都还是孩子,都需要大家去共同呵护,尽量远离圈的是非,先健康成长,再唱更多的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