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鱼洞四小的办学特色
2.天台岗小学的特色发展
3.为什么很多篮球比赛在济源开赛呢
4.有没有陈忠和李姗训练时的小故事啊?
鱼洞四小的办学特色
靓丽校园:气势恢弘的教学楼
理性前瞻,树立“实施创新工程,培养创新素质”的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鱼洞四校把握“两个定位”、追求“三个目标”、实施“四项举措”、建设“五大支柱”、树立“六个观念”、坚持“七条原则”、通过“八个途径”,使创新教育成为学校特色,师生创新能力崭露头角:教师参加市级以上业务竞赛获奖600多人次,其中自制教具多次获全国大奖,并赴北京、上海等地展出;从2001年起,共有11名学生参加全国劳技创新大赛(现场制作和答辩)分别获金、银、铜奖。2005年学生参加重庆市“综合实践学生课题研究展示活动”获一等奖。
构筑平台,树立“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发展理念。学校形成了以中央电教馆十五规划“教育技术促进小学生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创新精神研究”和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办课题“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社区服务、社区实践研究”为代表的、全员参与的多层次科研课题网络。并通过强化“必须有实验、必须开展系列活动、必须有区级以上专家介入、必须有过程性资料、必须有阶段性检测、必须有阶段性成果”的“六必须”要求,形成了“课题问题化、活动系列化、过程规范化、督导经常化、考核制度化”的科研特色,实现了学校、教师、学生同步发展。学校承担国家、市区级课题27项,顺利结题19项。其中,独立承担的中央电教馆十五规划“教育技术促进小学生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被评审为优秀等级;参研的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大美育”实验获全国美育成果一等奖;“珠算心算结合,发展儿童智力”获第二届重庆市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独立编写的实验教材被全市的珠心算实验班用;重庆青年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先后6次以《神算子的摇篮》为题报道学校珠心算教学成果。目前,学校已编辑出版文集9本(册),教师参与编写的专著、教材、教辅读物17本(套),上百篇研究论文在全国、市区专业刊物上发表。
以人为本,树立“让每一个孩子得到最满意的发展”的育人理念。学校把“合格﹢特长”的学生作为培养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使学生的独立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体育、艺术教育成果显著:学校是全国“苗苗杯”女子篮球训练基地、重庆市女子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学生女篮曾获重庆市5连冠,参加全国比赛曾获冠军、第二、第三名。学校体育工作载入了《重庆体育风》、《中国篮球的希望工程》等体育专著。多名学生考入国家、省市级艺术学校,其中考入中国歌舞团艺术学校的两名学生参加2001年中央电视台 “六、一”庆祝会演出并接受访。学校是重庆市写字教材实验中心,区第一个书法艺术教育基地。学生书法、美术、文学作品多次获全国、市一二等奖,并在刊物上发表。
篮球一直是四校引以为傲的办学特色之一。经过17年的艰苦创业和执著追求,四校女篮队先后夺得重庆市小学生小篮球赛9次冠军,5次亚军;全国比赛2次冠军、2次亚军、2次季军,2次一等奖,1次二等奖。并先后被评为重庆市体育传统项目篮球学校,全国“苗苗杯”小学生小篮球赛理事单位,2001年被命名为全国“苗苗杯”小学生小篮球赛重庆市训练中心基地。2012年四校又被评为首批重庆市体育特色(篮球)学校。
天台岗小学的特色发展
南湖校区科技教育特色—小自然成就大气候
花园校区美术教育特色—让每个孩子都出彩
上海城校区体育教育特色—带着孩子健康出发
融创校区—中国灵魂 世界眼光
雅居乐校区—用心成就未来
2013年3月,上海城校区成为全国苗苗杯小篮球理事校,承办了重庆市中小学体育教研工作会暨重庆市特色学校展示活动。在这一年里,天台岗小学管乐团获重庆市大中小学管乐大赛特等奖第一名,小篮球队获南岸区男女双冠并分获全国小篮球U13比赛男子一等奖、女子三等奖佳绩。
2013年4月,南湖校区被重庆市教委、重庆市社科联、重庆市科委、重庆市科协、重庆市团委联合命名为“重庆市科普教育基地”,成为重庆市获此殊荣的三所学校之一。在这一年里,封苏钊获重庆市第八届科技创新奖,朱钊旭获重庆市20佳科技小能手称号,阮铂超获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金奖和南岸区科技创新区长奖提名奖。
2013年5月,花园校区成为了重庆市首批少儿美术特色基地学校,并承办了全市的“重庆市首批少儿美术特色实验学校”授牌仪式暨重庆市特色学校展示活动。在这一年里,我校5位孩子进入“和乐中国·童话中国梦”全国绘画大赛重庆赛区比赛决赛,李艺坤、曾沁柔两位同学分别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第二名,参加了两岸三地“童画中国梦”巡展。
为什么很多篮球比赛在济源开赛呢
一个人口不足70万的中原小城,却拥有一座世界一流的篮球馆.走进小城,却遭遇美国式的街头篮球,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小城?它和篮球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呢?本期<走遍中国>将带您走进济源,感受中国式的篮球。
在济源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篮球文化的氛围。篮球不仅是济源的城市名片,更构成济源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前不久,济源市委书记周春艳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个人”。素有“体育书记”、“篮球书记”美誉的周春艳说起篮球,总是如数家珍,豪情满怀。据她介绍,近年来,济源市先后获得“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篮球城市”等多项殊荣。现在,拥有66万人口的济源市活跃着900多支篮球队。
“请你吃饭,不如上球场流汗;请你喝酒,不如上球场打球;请你打牌,不如去看球赛。”这种“篮球新时尚”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济源人的生活习惯。篮球在济源的确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竞技水平。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篮球就是济源人民最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1990年以来,济源先后承办了3次国际篮球赛事,9次国家级比赛和12次省级比赛。济源农民篮球队曾代表河南省在全国农动会上两次取得较好名次;济源代表队还连续3年获得“苗苗杯”(中学生)篮球赛冠军。2003年,河南女篮落户济源。
为了打响“全国篮球城市”的品牌,济源市委、市早在2002年就出台了《关于加快篮球事业发展的意见》,并召开全市性动员大会,提出了“以篮球为载体,把群众体育做红做火;以篮球为龙头,把体育竞赛做活做新;以篮球为产业,把体育经济做大做强;以篮球为名片,把济源形象做亮做美,争创体育特色市和体育经济发展先进市”的体育事业发展思路。篮球界有人感叹:“能把篮球工作写进市委的文件,都可以进国家篮球博物馆了!”
思路有了,接下来就是实干。为给济源篮球事业发展构建坚实平台,投资2.5亿元、占地近300亩的“中国·济源篮球城”于2003年1月动工,其主要建筑包括篮球馆、训练馆、6个带看台的灯光篮球场和运动员宾馆等,其中篮球馆于2004年10月竣工投付使用。
现在,济源篮球城的篮球馆已成为济源市的标志性建筑,它那半个篮球造型、闪着银灰色亮光的穹顶,无声地阐释着济源人对篮球的深爱和对体育梦想的追逐。当记者走进这座面积20200平方米、拥有5500个座位的篮球馆时,不禁感叹其精巧的设计和现代化的专业设施。篮球馆的玻璃天窗用自动化控制,当馆内空气浑浊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动打开,排放烟雾和浊气,而半透明的房顶设计,在白天不开灯时也可达到正规比赛的光线要求;另外,为了消防安全,馆内还安装了国内少见、河南省内体育馆中独此一家的消防炮……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元伟啧啧称赞:“这种先进一流的篮球馆,不仅在整个河南省,即便是在整个中西部,甚至整个中国,都是一流的!”奥运会冠军陈中也表示:“济源篮球城一点都不比雅典奥运会的篮球馆逊色。”
一流的篮球馆建成了,不是光给人看的。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篮球产业,济源市成立了“济源篮球城发展有限公司”,按照市场化运作,服务赛事,获得了经济效益,使体育产业成为济源市新兴的产业,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潜能。截至目前,该公司以篮球馆为依托,已经相继承办了50多场国内外重大篮球赛事,全国男篮甲A俱乐部13支球队首次夏训和夏季联赛也在此举行。与此同时,篮球馆还发挥了它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公益功能。在今年全国男篮夏训期间,济源180多名残疾人被请到篮球馆观赛;今年护士节期间,济源的护理工作者也被请到篮球馆观赛。济源市还准备出台有关老年人、残疾人和生活困难人员观看篮球比赛的优惠措施。在济源市领导看来,济源篮球城不仅是篮球竞技的理想场所,它更是人民群众的一片乐土。
通过篮球城的建设,我们会看到一个更新、更美、更和谐的济源!
有没有陈忠和李姗训练时的小故事啊?
美丽的
在陈中家里,从墙上的相框,到书架上的相册,记者见到的是赛场下的另一个陈中——身着各色盛装,笑意盈盈,优雅娴静,一股挡不住的魅力散发在这个天生丽质的巾帼英雄的如花笑靥里。
褪去武装换红装的陈中真可算是一个美女,1.83米的个头,瘦瘦的身材,往那儿一站,亭亭玉立,细长腿,小蛮腰,再配上一身合体的生活装束,用她爸爸的话,就是:“看我女儿,美得很!”
和所有同龄女孩一样,陈中也很爱美,但平时根本用不着漂亮衣服,她只好买了很多都存起来,一旦逮住机会就好好过把瘾。每年春节,国家队里搞活动,陈中就会组织一个精彩的时尚秀,把自己所收藏的漂亮衣服统统拿出来秀一下,才不枉了自己的曼妙身材和满箱子的漂亮衣服。
说起女儿的美丽,爸爸总是最有力的发言者:“每次我去看她,她都要把自己所有好看的衣服一套套换上,从房间出来,还要走上几个标准的猫步,一转身,一回头,手往腰间一搭,真美!”
仗义疏财
陈中从小就喜欢结交朋友,仗义疏财,人缘极好。从幼儿园到现在,不管是老师、同学、教练、陪打、队友,都对陈中很好,父亲分析说,正是因为孩子的朋友多,训练之外没有任何压力,创造了良好的周围环境,训练时就没有负担,很多人都愿意给她当陪练,她的成绩提高得自然很快。就连陈中自己都打趣说:“我人缘好,大家都喜欢我,就算我拿不到好成绩,也没有人怨我,多好!”
早在陈中11岁去北京打全国“苗苗杯”少儿篮球比赛那年,爸妈给了她200元钱让她路上用,懂事的陈中竟然一分钱没有动,自己去逛京城的商店给妈妈买了一套很时髦的衣服。“衣服太好看了!”直到现在,说起那身衣服,妈妈张美还是很兴奋,“这小孩就对人家服务员说我有多高多胖,多大岁数,竟带回来一套特别合身的衣服,我们同事都羡慕得不得了!我可有面子了!”
不光对自己家人,即便和其他朋友在一起吃饭,只要陈中在,她总是抢着第一个付钱,从来不许别人跟她抢。
含泪吃青菜
几乎所有的独生子女都有一个毛病——挑食,小时候的陈中当然也不例外,只吃肉,不吃青菜,不吃面条,不吃饺子皮儿,光吃饺子馅,小身子特别瘦,身体素质也不好。
陈中的爷爷是铁路医院的医生,一再教导孙女要多吃青菜,不能光吃肉,身体才棒。可是,调皮的小陈中就是不听话,始终不肯吃青菜,爸爸陈新生见状,一着急,逮着陈中,在她的小屁股蛋上“”几下,陈中吓得哇哇大哭,从那以后开始,陈中可算是怕了老爸。
“你都不知道,勉强得很!”妈妈张美提起小时候的陈中就心疼,“那一段儿,我每一顿都要用她专用的小碗给她盛一碗青菜,她爸爸就在一旁盯住她,命令她必须吃完,她怕她爸,只好埋头苦吃,一边吃,一边哭,刚开始几乎每一顿都是含着泪水把青菜吃完的。”后来,妈妈又发现,陈中从来不让给她盛第二碗,说啥也就吃一碗,所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妈妈就把第一碗青菜给盛得满满的,“为了尽可能地让女儿多吃青菜,我跟她爸真是用心良苦啊!”
两度买房为女儿
在陈中的成长经历中,父母为了她,曾两度购房,如今再想起来,妈妈就会无限感慨地说,“真是,要是没有当年的第一套房,或许就没有今天的陈中。”
母亲张美曾经是一位篮球运动员,由于小时候的陈中比一般孩子又瘦又高,有些弱不禁风,出于对陈中锻炼身体的考虑,在陈中八九岁的时候,就把陈中送到了焦作市业余体校打篮球,很快,体育悟性很高的陈中开始崭露头角,“当时在整个河南省的少儿篮球队,陈中绝对属于拔尖队员!”爸爸自豪地说。11岁那年,陈中作为主力跟随省少儿队参加“苗苗杯”少儿篮球比赛,荣获第四名,启蒙教练代萍夸她“弹跳力好,爆发力强,是一棵篮球的好苗子”。此后,父母就正式萌生了培养女儿成为一名职业球员的想法。“我们还努力托人,想把陈中送到部队的球队,那样她的发展会更好。”于是,为了前程,小陈中开始了艰辛的体育之旅。
当时,陈中家距离市体校有8公里,还要上小学,每天都要母亲三四趟来回接送。“那时候我工作忙,顾不上接送孩子,都是她妈自己扛下来了。一到冬天,她妈就冻得不行,下雪路滑不敢骑车,就用车推着孩子走,每天几个来回,一次都没有少过。”陈新生看着张美,感慨地对记者说,“她妈每天都冻得手啥都拿不住,直哆嗦,我都心疼得不得了!”
“只要孩子有出息,我受多大苦都不算啥。”张美接过话茬,“那时候总怕耽误孩子训练,家离体校远,一到恶劣天气就老不好过去,我们就想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所以,夫妻俩一商量,一狠心,一把拿出省吃俭用苦苦攒下来的辛苦钱,在陈中11岁那年,在体校旁边买了一套房,“以后就方便了,孩子训练也近多了,天天都去,一天没有断过,才会有了更大的机会被发现”。于是不久,就在陈立人去体校挑选跆拳道队员时,小陈中有幸落入了他的法眼。
1995年4月底,负责组建国家第一个跆拳道队伍的陈立人来到焦作体校挑选队员,当他来到篮球场,一眼相中了陈中出众的爆发力和弹跳力。当天结束训练后,小陈中一路跑进家属院大门,就开始大喊:“妈!妈!我进国家队了!是个什么道!”张美一下蒙了,这个什么道,是什么啊?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当晚,陈立人把陈中的家长请到了焦作市体育局,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详细讲述了跆拳道国家队的组建目的,并不是像拳击一样可怕,小女孩练习跆拳道既可以强身,又可以防身,还可以为国争光,这时,一家人才放下心来,反正孩子苦练篮球也是为了进国家队,进跆拳道国家队也是一样的,再说教练这么器重,一定会好好培养,将来的出息会更大。当年5月4日,陈中就随队奔赴北京,这一走,就是10年。
10年,一家三口再也没有享受过春节过年的天伦之乐,陈中曾对父亲说:“我的16岁好年华全部献给了跆拳道,别的女孩子可以穿花衣服,可以留长发,可以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可以天天陪着父母,在妈妈面前撒娇,我都没有,我好想重来一次。”爸爸妈妈听了女儿一番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2000年悉尼奥运之后,为了女儿的心愿,夫妻俩再次倾其所有在北京体育大学附近买了一套房,“虽说女儿训练严格,很少能出来,但是我们住到她身边,心里都踏实了许多,至少可以在她想家的时候随时去看她”。
妈妈一脚踢出奥运冠军
刚进国家队的陈中很不适应,比在焦作体校的训练强度加大了许多,每天重复进行着高强度的拉韧带、万米长跑、举杠铃,尤其是万米跑,你要是跑不完,就是爬也要爬到底!教练陈立人就在旁边“监工”,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跟着她们跑。一些小孩子受不了就回家不干了,13岁的陈中每天给妈妈打电话,狠哭,妈妈在这边也是痛哭不止。“我不放心她,就去了北京,那天,我偷偷地去训练馆看陈中训练,当时一群小孩正在练习踢腿,我发现她每一趟都要偷懒,少踢两下,我一下就急了,啥也不说,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直接进去一脚把陈中踹地上了!”小陈中刚开始还没有缓过神,一抬头看到是妈妈,顿时放声大哭起来:“妈!你看看我身上,我腿上,我脚上,有好地方没?你还踢我!”说着,女儿掀起自己的衣服,刹那间,妈妈怔住了,只见女儿的小细腿上青一块儿紫一块儿,根本找不出一块儿好皮肤,那双还没有发育完全的脚是新泡摞旧泡,惨不忍睹,瞬间,妈妈的眼泪夺眶而出。
说到这儿,张美的眼泪已是扑簌簌滑落,“当时我那个心疼啊!那可是我13岁的女儿啊!但我没有办法,既然孩子走上了这条路,就是要残酷,要魔鬼训练,我也是运动员出身,我知道每一块金牌后面的泪水和汗水。我也没多说,就告诉女儿,孩子,你要有出息,就要受常人不能受的苦,你一次少踢两下,那一天呢?一年呢?”
从这以后,聪明坚强的陈中再也没有偷懒,一步步踏实地走了过来。爸爸陈新生幽默地说:“她妈这一脚,踢出来一个奥运冠军!”
画画的天分
画画可是陈中的一大天分,曾经在电视台做节目时,还当场挥毫作画送给全国的电视观众,一时传为美谈。但父母却说,孩子从没有任何专业培养,唯一的训练就是小学时的美术课。“女儿很聪明,画画绝对是她的天分。”爸爸骄傲地说。
自从进了国家队,“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陈中就会给家里写信,信纸上一般都会画两幅画,一幅是一张全家福——一团花上面,有三个小人头,两边是爸妈,中间那个小人儿就是她自己,活灵活现。还有一幅画,更让父母触景生情——一个小女孩,孤独地坐在一个大月饼前,两眼泪水一滴一滴落下来。直到现在,妈妈依然把这幅催人泪下的画珍惜地收藏着。“10年了,这期间所有的节日,我们从来没有团聚过,孩子一到春节就坐在北京体育大学的大门口,看着其他人收拾行李回家,她就一边打电话一边哭,不过聪明的女儿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倾诉自己全部的思乡情,我们为她骄傲!”
失败的“自由主义”
独生女陈中从小就在父母的监护下成长,家长为了她成才,自然管得比较紧,当她在焦作体校看到一些住校的同学可以无拘无束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她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在她12岁的一天,她很正式地向妈妈提出了“自由主义”:“妈妈,我已经12岁了,我这辈子肯定是要走体育这条路了,请你们把我送出去吧!我不想在你们身边了!”没想到后来真的离开了家,父母就问她,你终于如愿了吧?调皮的陈中又说:“在家有一个姓陈的管我,结果到了国家队,还是一个姓陈的管我,还一个比一个厉害!唉,我注定了要被管到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