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业余足球联赛-自贡足协

tamoadmin

1.中国历史上评价做高的足球评论员是谁

2.世界上在足球比赛谁进球最多的人是谁?

3.求一古代诗句形容一下现在的中国足球

4.中国足球城和盐都在哪

5.16年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的五个人是谁?

中国历史上评价做高的足球评论员是谁

自贡业余足球联赛-自贡足协

李惠堂,16年联邦德国一家权威性的足球杂志曾组织过一次评选活动,将中国的李惠堂与巴西的贝利、英格兰的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诺和匈牙利的普斯卡什并列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但笔者认为称李惠堂为"亚洲球王"似乎更合适,因为在亚洲以外的赛事中他并没有取得过骄人的成绩,他的进球含金量不高。

李惠堂,字光梁,号鲁卫,1905年出生于香港。其父李浩如,系广东省五华县人。李惠堂4岁那年,随母亲回到家乡五华县锡坑乡老楼村居住。在那里,这个天性喜爱足球的孩子,把家门口的狗洞当成了练习射门的目标。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足球,他只好用柚子当球光着脚丫子苦练,上学和放学回家的路上都盘球走路,这不仅磨练了他的意志而且提高了带球技术。经过几年的锻炼,他的身体日见壮实,球技过人。

10岁左右,李惠堂回到香港。 1921年考入足球运动比较普及的皇仁书院,接受了比较系统的足球训练。

1922年,年仅17岁的李惠堂被选入香港最有名气的足球劲旅--南华队,出任主力前锋。他身高1.82米,速度快,动作敏捷,控球技术尤为出色。球在他的脚下,对方两三个人围上去也难以抢走。他的射门技术更是令人叫绝,不管什么位置、什么角度,他都能左右开弓,球出如矢,力拔千钧。他的倒地卧射更是一大绝招。

1922年夏天,李惠堂代表南华队参加香港甲级足球联赛,出任左内锋,因其球艺娴熟刁钻,出神入化,常有惊人之举,香港球迷称之为"球怪"。

1923年5月,李惠堂第一次代表中国足球队参加日本大阪举行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队获冠军。18岁的李惠堂在4场比赛中初露锋芒,名声大振。从此开始了他献身足球的光荣生涯。

同年8月,李惠堂随南华远征澳大利亚,与全澳冠军新南威尔士队交锋。开场仅5分钟李惠堂就梅开二度,这场比赛他一人独中三元,轰动了整个澳州。澳州当局专门授予他金质奖章。香港当地报刊以特大号标题,称李惠堂为"球王",并有"万人声里叫球王,碧眼紫髯也颂扬"的诗句。

20年代的上海,足球命运完全操纵在外国人手里。1925年,年轻的李惠堂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与自己青梅竹马的邻居廖月英从香港来到上海,决心要与外国球队较量。

李惠堂在上海期间,正值自己足球技艺的巅峰状态,由于球艺出众,22岁即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参加上海乐华足球队,战绩显赫。1926年,李惠堂率乐华足球队参加上海举行的"史考托杯"足球赛,以4∶1的悬殊大胜蝉联9届冠军的英国猎克斯队,首开上海华人足球队击败外国球队的记录,使李惠堂在绿茵场上的威望大增。洗雪了"东亚病夫"的耻辱,为中国人民出了气,为中华民族争了光。

1927年,李惠堂所在的球队如日中天,相继荣获西联甲组联赛、首届高级杯赛和中联甲组联赛的冠军,李惠堂成为大名鼎鼎的"一代球王"。同年,李惠堂率乐华队在远征东南亚国家中,屡建奇功,特别是率队出战菲律宾,战绩彪炳,载誉而归。

李惠堂球风正派,脚下功夫深。一次,他在与英国海军球队比赛时,球刚过中线,就拔脚怒射,球竟穿过好几个英国选手的人丛像精确制导的导弹一样钻进网窝。还有一次与西人联队对阵,他一人从后场盘球,接连晃过四五个前来阻截的对手,一直把球带到对方禁区,从容起脚,把球攻入门里。这种球艺堪与马休斯、贝利和马拉多纳相媲美。

李惠堂为国家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23年入选中国队,分别于1923、1925、1930、1934年参加了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和第十届远东运动会足球赛,4次都为中国队夺得冠军。

李惠堂1931年返回香港,加入南华足球队并担任队长。1931年,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国际奥委会会员,使我国体育健儿有机会与其他国家的足球运动员进行切磋、交流。

由于当时的国民党财力困难,1936年为参加柏林奥运会足球赛,李惠堂和足球队只能自筹资金,提前两个多月出发,靠沿途比赛的门票收入作为参加奥运会的费用。李惠堂和队友沿途进行了27场比赛,取得了23胜4平的战绩。他们省吃俭用,一路风尘赶到柏林。但由于一路征战,球员已疲惫不堪,到奥运会比赛时,以0比2负于英格兰队,首轮即遭淘汰。

1939年,李惠堂随香港南华队远征南洋,在和马来西亚槟城联军队的首战中,南华队以11∶0大胜。在这场比赛当中,35岁的李惠堂雄姿依旧,频频带球过人开弓劲射,独入7球。一次,在和一支外国队的比赛中,李惠堂一记强有力的劲射,正中"洋将"守门员怀中。守门员收腹不及,顿时倒跪在地。

香港沦陷后,李惠堂不愿做亡国奴,于1941年以借到澳门比赛之机,辗转回到内地。他与家乡人组建了五华足球队。在家门口贴上了一幅对联:"认认真真抗战,随随便便过年。"

1942年,李惠堂到梅县与强民队对垒,结果以1∶3"礼让"强民。第二年,李惠堂邀请香港甲组高手,以"航建队"名义,与强民队比赛。通过这两次比赛,对"足球之乡"梅县的足球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尔后,李惠堂到桂林组织广东足球队,参加所谓四省"元首杯"足球赛。他先后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作表演赛和义赛,筹集款项,救济战孤、难民,支持抗日救国。

1947年,李惠堂已经45岁,他在香港参加埠际赛(沪港杯赛的前身),他射出的一个点球被扑中,这场比赛是他的"挂靴之战"。

1948年李惠堂作为教练率中国足球队参加第十四届奥运会足球赛,同年获国际足联国际裁判证书,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国际裁判资格的人。1954、1955年率中国台北队夺得第二届、第三届亚运会足球赛冠军。

1954年李惠堂当选为亚洲足球联合会秘书长。1965年,他当选为国际足联副,成为在国际足联获得最高职务的中国人。

1966年李惠堂担任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的副会长,在世界足坛享有很高的威望。16年在联邦德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

19年7月李惠堂因病在香港去世,享年74岁。

世界上在足球比赛谁进球最多的人是谁?

1、弗里德雷克 国籍:巴西 进球数:1329球

1919年美洲杯冠军和最佳射手;1921/1922年美洲杯亚军;有资料称1910-1934年间足球生涯踢进1329个球。

2、宾德尔 国籍:奥地利/德国 进球数:1006

这位出生于1911年出生的射手具有奥地利和德国双重国籍,仅为国家队效力便打入116个进球。有资料称宾德尔在奥地利和德国的756场比赛中踢进了1006个球,效率惊人!

3、李惠堂 国籍:中国 进球数:近2000个

中国球迷熟悉的远东一代球王,曾在16年西德某权威杂志评选中,与贝利、马修斯、斯蒂法诺和普斯卡什并举为世界五大球王,在长达23年的职业生涯中进球近2000个。

4、普斯卡什 国籍:匈牙利/西班牙 进球数:1100

普斯卡什曾随三都夺得冠军杯,其中1960年在决赛中7-3战胜法兰克福,在这场被誉为冠军杯50年历史上最伟大的决赛的比赛中,普斯卡什独中四球,创造了一项至今无法打破的纪录!他般的职业生涯中,进球数几乎和场次持平。有资料称,普斯卡什一生共参加了1200多场比赛,射入1100多粒进球。

5、马修斯 国籍:英国 进球数:1000多个

球王贝利曾表示,世界足球第一人的位置,在他与马拉多纳之外,更应该送给马修斯,因为他是“教会我们该如何踢球的人”。马修斯50岁时才正式结束自己的足球生涯。有资料称,马修斯一生共参加1000多场比赛,进球1000多个。英足总在上世纪50年代才加入国际足联,国际足联在马修斯进球数据的统计上,可能存在较大偏差。

6、比坎 国籍:奥地利/捷克 进球数:1000多个

约瑟夫-比坎是奥地利和捷克历史上最伟大的足球选手,共5次当选欧洲最佳射手,欧洲金靴,有资料称他进球数达到1000个。

求一古代诗句形容一下现在的中国足球

中国足球十八怪

中国足球第一怪,足协头头瞎指派。

带出一帮熊熊兵,不如回家练女排!

中国足球第二怪,教练带头耍无赖。

反正我有铁饭碗,你说下台就下台?

中国足球第三怪,四五一阵可真帅。

一个傻冒前头冲,人过去了球不在。

中国足球第四怪,前锋不往门里踹。

进球没有后卫多,破门非把低烧带。

中国足球第五怪,中场队员象老太。

刚过中圈就抡腿,滋溜一声上看台。

中国足球第六怪,后卫队员真慷慨。

专给敌人送大礼,一个不够咱再来。

中国足球第七怪,电视评论真厉害。

满口吐出全是屎,大嘴能把球侃败。

中国足球第八怪,几何学得真不坏。

中场挤成一坨坨,后卫站成一排排。

中国足球第九怪,保平争胜不忘怀。

只要还有遮羞布,咱们总是好交代。

中国足球第十怪,我衰你也别自在。

出不出线不要紧,只要日本也死菜。

中国足球十一怪,混混也能打联赛。

又捞房子又泡妞,养出一帮阿斗来!

中国足球十二怪,领先场面真难耐。

缩成龟龟一小团,等着别人慢慢宰。

中国足球十三怪,场场进球遭淘汰。

世界杯上有几队?好歹也是一号外!

中国足球十四怪,魔法变得真精彩。

进来四只小天鹅,做成烤鸭搞外卖。

中国足球十五怪,智囊气势真豪迈。

一个教练一个兵,不如自己来一台!

中国足球十六怪,教练心思你别猜。

输球就是没体会,抱歉您就多担待。

中国足球十七怪,好象总欠敌人债。

去趟厕所丢四球,简直是还高利贷。

中国足球十八怪,越输越能逗人爱。

捧着一个大鸭蛋,送给足协新一代

中国足球城和盐都在哪

中国足球城市也分三个。如果是传统的话,广东梅县是一个。 上世纪世界十大足球明星里其中就有一位中国人,他的名字叫李惠堂,就在梅县。曾经的中国队是令世界所有强队胆寒一支国家队,可以说完全是一支世界强队。但今非昔比了。

当代的足球城市名副其实是大连。大连也是国内拥有球队最早的地方。早在清朝时期开始大连就一直保持着拥有地方球队的传统,人才倍出。曾经在解放前大胜英国水兵而名声大噪。直到中国解放也依然保持着足球强势的传统。加上大连经济的快速腾飞,保持其领先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第三个就是比较不太引起人注意的延边州朝鲜族自治区,这里的足球人口可以说远远超过大连,喜欢看球和踢球的人占朝鲜族总人口70%以上,足球基础是全国最好的,狂热程度也非我汉族人所能及。可惜的就是经济不够发达,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延边很多踢球好的人在韩国K联赛效力,甚至有些改了国籍加入了韩国。他们不仅拥有韩国风格的头脑,战术,还有和韩国一样的精神。但不知是足协偏见还是某些原因,延边总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还是一个比较暗淡的足球城市。

四川省自贡市历史悠久,因盐设市享有“盐都”之称。据历史记载,约在[东汉](公元76~88年)时期,劳动人民就在这里凿盐矿藏,卤制盐,至今已有二千年历史。今日自贡市系由古代的崇州和江阳部分产盐区组成,自贡称谓沿于自流井和贡井两地名的合称。1939-9月,当时的中央以“自贡”为正式地名设市,这一名称和建制一直相沿至今。1986年,院批准自贡市为对外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贡盛产井盐,因盐建镇、置县、设市。1995年,全市除自流井区外,其他区、县行政区划都有较大调整。调整前全市六个区、县、辖17个区公所、147年乡、26个镇、12个街道办事处;调整后,辖15个区公所、52个乡、76个镇、10个街道办事处。

16年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的五个人是谁?

16年联邦德国一家权威性的足球杂志曾组织过一次评选活动,将中国的李惠堂与巴西的贝利、英格兰的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诺和匈牙利的普斯卡什并列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但笔者认为称李惠堂为"亚洲球王"似乎更合适,因为在亚洲以外的赛事中他并没有取得过骄人的成绩,他的进球含金量不高。

李惠堂,字光梁,号鲁卫,1905年出生于香港。其父李浩如,系广东省五华县人。李惠堂4岁那年,随母亲回到家乡五华县锡坑乡老楼村居住。在那里,这个天性喜爱足球的孩子,把家门口的狗洞当成了练习射门的目标。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足球,他只好用柚子当球光着脚丫子苦练,上学和放学回家的路上都盘球走路,这不仅磨练了他的意志而且提高了带球技术。经过几年的锻炼,他的身体日见壮实,球技过人。

10岁左右,李惠堂回到香港。 1921年考入足球运动比较普及的皇仁书院,接受了比较系统的足球训练。

1922年,年仅17岁的李惠堂被选入香港最有名气的足球劲旅--南华队,出任主力前锋。他身高1.82米,速度快,动作敏捷,控球技术尤为出色。球在他的脚下,对方两三个人围上去也难以抢走。他的射门技术更是令人叫绝,不管什么位置、什么角度,他都能左右开弓,球出如矢,力拔千钧。他的倒地卧射更是一大绝招。

1922年夏天,李惠堂代表南华队参加香港甲级足球联赛,出任左内锋,因其球艺娴熟刁钻,出神入化,常有惊人之举,香港球迷称之为"球怪"。

1923年5月,李惠堂第一次代表中国足球队参加日本大阪举行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队获冠军。18岁的李惠堂在4场比赛中初露锋芒,名声大振。从此开始了他献身足球的光荣生涯。

同年8月,李惠堂随南华远征澳大利亚,与全澳冠军新南威尔士队交锋。开场仅5分钟李惠堂就梅开二度,这场比赛他一人独中三元,轰动了整个澳州。澳州当局专门授予他金质奖章。香港当地报刊以特大号标题,称李惠堂为"球王",并有"万人声里叫球王,碧眼紫髯也颂扬"的诗句。

20年代的上海,足球命运完全操纵在外国人手里。1925年,年轻的李惠堂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与自己青梅竹马的邻居廖月英从香港来到上海,决心要与外国球队较量。

李惠堂在上海期间,正值自己足球技艺的巅峰状态,由于球艺出众,22岁即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参加上海乐华足球队,战绩显赫。1926年,李惠堂率乐华足球队参加上海举行的"史考托杯"足球赛,以4∶1的悬殊大胜蝉联9届冠军的英国猎克斯队,首开上海华人足球队击败外国球队的记录,使李惠堂在绿茵场上的威望大增。洗雪了"东亚病夫"的耻辱,为中国人民出了气,为中华民族争了光。

1927年,李惠堂所在的球队如日中天,相继荣获西联甲组联赛、首届高级杯赛和中联甲组联赛的冠军,李惠堂成为大名鼎鼎的"一代球王"。同年,李惠堂率乐华队在远征东南亚国家中,屡建奇功,特别是率队出战菲律宾,战绩彪炳,载誉而归。

20世纪20年代,在我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在旧中国,一位足球明星能够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相提并论,确实超乎寻常。可见他以顽强的拼搏,高超的球艺,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喜爱。

李惠堂球风正派,脚下功夫深。一次,他在与英国海军球队比赛时,球刚过中线,就拔脚怒射,球竟穿过好几个英国选手的人丛像精确制导的导弹一样钻进网窝。还有一次与西人联队对阵,他一人从后场盘球,接连晃过四五个前来阻截的对手,一直把球带到对方禁区,从容起脚,把球攻入门里。这种球艺堪与马休斯、贝利和马拉多纳相媲美。

李惠堂为国家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23年入选中国队,分别于1923、1925、1930、1934年参加了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和第十届远东运动会足球赛,4次都为中国队夺得冠军。

李惠堂1931年返回香港,加入南华足球队并担任队长。1931年,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国际奥委会会员,使我国体育健儿有机会与其他国家的足球运动员进行切磋、交流。

由于当时的国民党财力困难,1936年为参加柏林奥运会足球赛,李惠堂和足球队只能自筹资金,提前两个多月出发,靠沿途比赛的门票收入作为参加奥运会的费用。李惠堂和队友沿途进行了27场比赛,取得了23胜4平的战绩。他们省吃俭用,一路风尘赶到柏林。但由于一路征战,球员已疲惫不堪,到奥运会比赛时,以0比2负于英格兰队,首轮即遭淘汰。

1939年,李惠堂随香港南华队远征南洋,在和马来西亚槟城联军队的首战中,南华队以11∶0大胜。在这场比赛当中,35岁的李惠堂雄姿依旧,频频带球过人开弓劲射,独入7球。一次,在和一支外国队的比赛中,李惠堂一记强有力的劲射,正中"洋将"守门员怀中。守门员收腹不及,顿时倒跪在地。

香港沦陷后,李惠堂不愿做亡国奴,于1941年以借到澳门比赛之机,辗转回到内地。他与家乡人组建了五华足球队。在家门口贴上了一幅对联:"认认真真抗战,随随便便过年。"

1942年,李惠堂到梅县与强民队对垒,结果以1∶3"礼让"强民。第二年,李惠堂邀请香港甲组高手,以"航建队"名义,与强民队比赛。通过这两次比赛,对"足球之乡"梅县的足球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尔后,李惠堂到桂林组织广东足球队,参加所谓四省"元首杯"足球赛。他先后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作表演赛和义赛,筹集款项,救济战孤、难民,支持抗日救国。

1947年,李惠堂已经45岁,他在香港参加埠际赛(沪港杯赛的前身),他射出的一个点球被扑中,这场比赛是他的"挂靴之战"。

1948年李惠堂作为教练率中国足球队参加第十四届奥运会足球赛,同年获国际足联国际裁判证书,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国际裁判资格的人。1954、1955年率中国台北队夺得第二届、第三届亚运会足球赛冠军。

1954年李惠堂当选为亚洲足球联合会秘书长。1965年,他当选为国际足联副,成为在国际足联获得最高职务的中国人。

1966年李惠堂担任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的副会长,在世界足坛享有很高的威望。16年在联邦德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

19年7月李惠堂因病在香港去世,享年74岁。

为中国人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