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足球队总教练-湘潭大学篮球队刘

tamoadmin

1.我很想练弹跳,我是校排球队的,进校的时候没能当上正选,我不甘心,所以拜托了!

2.中国哪些大学有CUBA的球队

3.攸县三中历史

4.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学校?

我很想练弹跳,我是校排球队的,进校的时候没能当上正选,我不甘心,所以拜托了!

湘潭大学足球队总教练-湘潭大学篮球队刘

练排球很枯燥乏味的,但是练出来了,你就是哥:

1、每天10圈跑步打底(根据自己体质可以放到15圈左右),匀速跑,体质好时可以适当在跑动中提速然后又放慢匀速又再提速。目的:保证你打排球的耐力。

2、趁跑完步身体热时,找高杆子压腿、拉肩,相当于跑步后的休息时间利用。一个月的坚持跑、拉、压你肩部、胯部的韧带拉开了,弹跳想不长都难。

3、平时几个人一组,循环跑跳摸篮圈,摸不到的尽量摸高处。单脚(左右脚)、双脚起跳,每人摸100次。

4、几个人循环网前贴网站立拦网,一个人先上:中间跳一次,下来后迅速平行网左移(4号位)跳一次,下来后迅速交叉步移动到中间跳一次,又右移到2号位跳一次,然后换下一个人。循环每人20组。要求:每次起跳使劲到最高点,手伸过网但不触网(身体下落时也不能触网,要知道我们教练看见平时谁用手故意去拉球网就是一脚,平时都不准我们靠近网的··只能绕开或者钻网下过)

5、鸭子步:蹬低,向鸭子一样跨步前进,手别辅佐掌握平衡即可,围着篮球场绕圈。

6、赛前半个月,负重伸蹲:肩上骑一个体重差不多的队友,你扶着柱子下蹲然后起立,10个一组然后交换,每天搞个几组。大腿会一天比一天酸,关键是要坚持。

7、赛前半个月,冲刺跑:找个坡,两三人一组,冲刺跑到坡顶,最慢的俯卧撑。每人来个10来组。

8、赛前半个月,收腹跳:原地快速使劲起跳,用膝盖撞击自己的胸口称为收腹跳,身体下落也要求快,总之要求快速完成50个收腹跳为一组,完成一组后马上下地俯卧撑,之后休息个2分钟接着又来一组。一样,你的大腿会一天比一天酸,包括腹肌,重在坚持啊!

~~之后的半个月适量轻度保证球感的训练,身体训练不能量大、量重,重在身体的疲劳恢复,恢复后,你会发现你会飞,身轻如燕,弹跳高了,也自如了,空中爆发也强了。~~

中国哪些大学有CUBA的球队

华侨大学,清华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山西大学等。

1、华侨大学男子篮球队

华侨大学男子篮球队是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的一支传统强队。曾勇夺第二、第五、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三、第十五、第十七届CUBA总冠军和第四、第十四届亚军,第十六届季军,实现“四连冠”,成就“九冠王”。

还代表中国夺得了第六届亚洲大学生篮球锦标赛冠军。球队的技术融合中国篮球“快、准、灵”的特点和福建篮球的独特风格。

2、清华大学男子篮球队

清华大学男子篮球队成立于建国初,是清华大学传统的体育项目,在五、六十年代取得过辉煌的成绩。

球队曾2次获得CUBA东北赛区冠军,2次进入CUBA全国四强。队员身体素质良好,作风顽强,基本功扎实,实战经验丰富,有着年轻球员少见的成熟与稳健。

“团结、文明、勤奋、拼搏”是清华男篮的队训。清华男篮人才辈出,赵南和刘子秋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加入了中国篮球职业联赛。

3、北京大学男子篮球队

北京大学男子篮球队(英语:Men's basketball team of 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男篮”,成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北大男篮充满朝气,特点鲜明,在技术风格上确立“快、准、灵”的特点,在场上敢打敢拼,纪律严明。

2014年6月11日,北京大学男子篮球队在2013-14赛季CUBA男篮决赛中,以77:60战胜太原理工大学男子篮球队,获得球队历史上首个CUBA全国总冠军。?

2015年1月12日,CUBS总决赛北大胜太原理工夺冠 获双冠王。?

2017年6月14日,北京大学男子篮球队以81:68力克东道主中南大学,时隔三年,获得第二座CUBA总冠军,国际关系学院王少杰当选总决赛MVP。

2018年6月9日,北京大学男子篮球队以94:61战胜中南大学获得第三座CUBA总冠军,国际关系学院万圣伟获得总决赛MVP。

4、太原理工大学男子篮球队

太原理工大学男子篮球队(英语: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en basketball Team),简称:太原理工男篮。

球队建于1987年,代表太原理工大学参加CUBA等全国性大学男子篮球比赛。太原理工大学男子篮球队于2010年和2012年两次获得CUBA全国总冠军,17次获得CUBA西北赛区冠军,是全国唯一一支连续十八次闯入CUBA八强的队伍。

并在第四至第八届CUBA男子八强赛上连续五届晋级四强,在第十二届和第十四届获得总冠军。目前队伍正处在新老交替之际,全队保持了以快为主、内外结合、强调整体的风格。

在加强了体能强化训练后,队伍的对抗能力和场上作风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们将以全新的面貌出征本次对抗赛,力争取得好成绩。

5、山西大学男子篮球队

山西大学男子篮球队,成立于1996年。本届参赛队员平均身高190cm,平均年龄21岁。2013年,山西大学男子篮球队首次参加第十五届大学生篮球联赛,2015年打进全国八强。?

2016年,第十八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西北赛区决赛,山西大学以61比59战胜太原理工大学,首次加冕“西北王”。

2017年3月,在第19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西北赛区男篮决赛中,山西大学男篮以77比55击败西安交通大学队,卫冕“西北王”。

百度百科——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

百度百科——华侨大学男子篮球队

百度百科——清华大学男子篮球队

百度百科——北京大学男子篮球队

百度百科——山西大学男子篮球队

百度百科——太原理工大学男子篮球队

攸县三中历史

历史

湖南省攸县第三中学是株洲市首批规范化完全中学。坐落于酒埠江风景旅游区内秀丽的酒仙湖畔。1956年始创,至今已历50个春秋。

一、前身(1956年-1958年)

攸县解放后,农民送子弟入学读书的积极性大大高涨。1955年攸县出现了汹涌而来的读书热——“初中潮”,而原有的攸县一中、二中两所初级中学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了。在这种情况下,攸县县委于1956年7月提出用“头上戴帽子,脚上穿靴子”的办法(即完小附设初中班、小学附设幼儿班)缓解矛盾,决定在官田完小附设两个初中班,称为官田附中。这就是攸县三中的前身。

1956年秋,县教育科调龙升之同志任校长,官田附中在官田完小招收了一百一十名初中生,编为初一、初二两个班,每班55人。 1957年2月谢雪纯同志任教导主任,组建了官田附中的领导班子。也就在这时,新的矛盾暴露了,一是校舍紧挨着官田铁厂,铁厂轰鸣的马达声严重干扰教学工作;二是校区狭小,无法扩建新校舍。于是,县批准县教育科的意见,同意在官田陈家湾台上茶树坡兴建官田附中。县教育科委派洪峰如同志负责新校舍的建造工作。经过近三年的施工,建成砖木结构的一栋两层10间的教学楼,一栋12间平房的教职工宿舍,一栋大小三间的厨房,一栋两间的男女厕所,一栋木架杉皮盖的学生和教职工食堂。1957年下期,官田附中的师生就在这个新的校舍学习工作了。同时又招收了两个班的学生110人,编为初三、初四班。教职员工增加到12人。这时的官田附中实际上已和官田完小分开,成为了一所独立的初级中学。两百多名师生在简陋的条件下,勤奋工作,努力学习,开始谱写学校的新篇章。

1958年秋,学校又招收了三个班新生,编为初五、初六、初七三个班。这三个班学生进校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一张课桌、没有一条凳子,怎么办?学校组织老师一方面向学生大讲延安精神和抗大作风,教育学生克服困难,另一方面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援来解决困难。结果从海背冲和官田大屋等地借来了农家厅屋中门门页18块和许多锯开了的木料,用红砖架起来当课桌和凳子,学生们高高兴兴地在这样的教室里听课、做作业。寝室没有一张床,学生在楼板上开统铺。没有操场,陈湘老师带领学生自己动手搞个简易操场上体育课。当时,这所拥有七个班学生的新办中学,教职员工只有18人。他们凭着一颗忠诚于教育事业的红心,克服种种困难,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为培养祖国的后代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谁也没有考虑过“待遇”问题。

  同年十一月,攸县县委会正式下文将官田附中命名为攸县第三中学,同时任命易尧彩同志为副校长,结束了官田附中的奋斗历程。

二、初创(1958年-1966年)

攸县第三中学诞生了,但面临的新问题是酒埠江水库正在紧张施工,学校正处于水库的中心,必须搬迁,搬到哪里去?县领导和三中的领导一道经过多处勘查,最后选定酒埠江镇东塘村坪里组的松树岭为新校址。当时国家财政状况刚刚好转,投资不能满足需要,而酒埠江水库施工进度很快,学校不仅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搬迁任务,而且要在一块荒芜的山岗上建设新校区。这个艰巨任务历史性地落在三中师生的肩头上。

当时师生要完成的任务是拆迁2641 m2大小五栋26间的原官田附中的旧校舍,平整5000 m2杂草密布、荆棘丛生的新校舍地基,运回基建所需的砂子、卵石、石灰、木料,以保证1959年下期九个班的学生能在新校舍开学上课,任务极其艰巨。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成立了党小组(当时只有易尧彩、邓文阁、刘掌珠等三位党员),并成立了建校委员会,提出了“党员齐上阵,领导打先锋,师生齐努力,建设新三中”的口号,抽调总务主任董宪才,数学教师谢雪纯住东塘工地,组织和指导建校工作。从1959年开春后,开始了紧张的建校工作。就在这个暑,全体教师和三、四班的学生全部留校参加基建劳动。1959年下期开学以后,学生按日轮班参加劳动,有时晚餐后或晚自习后还要从官田挑一担砖瓦或背一根木料到东塘。一至七班的学生为建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一、二班学生热爱母校的精神更是令人难忘:他们在参加高中升学考试,接到了录取通知或将要回乡参加生产的情况下,仍然留校参加一个月基建劳动,然后才离开母校。据1959年11月的一份统计材料记载:师生共做劳动日9165个,运回大量红砖、瓦、煤、石灰、砂子、杉木条、木料、杉皮、椽皮等。到1959年下期开学前,在东塘新校区建成了大小十一栋47间新校舍。期间,一班班主任、语文老师谢光华在1959年拆毁官田附中校舍时不幸跌伤,后因旧伤复发,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为建设三中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的生命。

1959年9月,学校在东塘新校址正式挂牌开学。九个班共474名学生和24个教职员工在这所崭新的学校里开始了新的奋斗历程。开学时,教学楼只完成了一层,教师宿舍等基建工程尚未动工。二十几个教师,只好挤在新建的浴室里住宿办公,有两位老师在板梯间搭个铺住宿办公,借用坪里组一栋旧祠堂用于学生住宿,在上层仍在施工的教学楼(两层砖木结构)下层上课。开学了,人也多了,建校速度也加快了,师生利用劳动课,课余时间,有时开夜工,修通了道路,开出了操场。自己作土砖,1960年建成了一栋土砖平房学生宿舍计30间。这样,在东塘的松树岭上出现了教学楼三栋(18间),教师宿舍两栋(28间),厨房、浴室、厕所各一栋,总建筑面积为1262㎡的建筑群,这就是攸县三中的最初规模。

1958年至1959年,大炼钢铁,大搞建校劳动,占用了不少教学时间,反“右倾”运动又搞得教师人心惶惶,加上“左倾”思潮的影响,搞什么“双高课”(高速度、高质量),尽管学校取早晚上课、星期日补课等办法,试图完成好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取得较理想的成绩,然而在1959年毕业统考时,成绩还是在全县倒数第一。针对师生中的自卑情绪,学校提出了“打消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师生齐努力,坚决夺先进”的行动口号,着力抓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精讲多练,不吃“夹生饭”。与此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学校取了“两建立、两开展”的措施。“两建立”是建立以学生会干部、班主任、团支书、班长为主干的政治工作队伍,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建立课堂、就寝、就餐等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行动规范化。“两开展”是开展学英雄争先进活动;开展评比竞赛活动。体育活动卓有成效。在陈湘老师指导下,1959年10月,学校以易德华、谢晚成、陈银春(女)等人组成的体育代表团,参加湘潭地区第一届运动会,易德华同学取得了百米跑第三名的好成绩。

正当学校要把工作重心转到教学上来的时候,又碰到了1960年的“苦日子”。为战胜“苦日子”,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学校领导不得不花很大的力气抓生活,一是将1959年秋学生回茶球榨的茶油,除用150斤与电站换电线外,其余全部用于师生伙食;二是大种蔬菜。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取以班为单位实行“三包”(包栽、包活、包收)的办法。结果,蔬菜大丰收,师生生活较好,为渡过“苦日子”,搞好教学奠定了物质基础。

由于领导得法,师生齐心协力,1960年初中毕业统考时,成绩有所上升,名列全县第三。

1961年3月间,县委提出改学制,要求把1960年春季招收的学生及超龄生下放农村,以缓解农村劳动力紧张的矛盾。当时下放111人,加上流动的学生,1961年上期只有368人。

1961年上期,学校成立党支部,夏文斗同志任书记,易尧彩同志任校长,同志任副校长。学校因势利导,提出了“政治挂帅思想红,教学为主劲不松,师生奋发齐向上,誓把红旗插三中”的口号,开展称为“个十百千万”的竞赛活动,显见成效。1961年初中毕业统考成绩为全县第一。

夏文斗同志和生物教师姜世湖带领师生大搞校园绿化。现在校园里一排排腊树、苦楝、侧柏、楠竹,大多数是1961年-1963年间栽培的,他们为美化校园作出了贡献。

1963年3月,《全日制中学暂行条例》(草案)(即“五十一条”)公布。5月,教育部发布《中学生守则》(草案)。学校在贯彻《条例》和《守则》时,特别强调以教学为主,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师生渴望安定地工作和学习,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把三中办得更好。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1964年又来了一场“社教前哨战”,抓什么“攸县的龙普腾”,学校的教学秩序又一次受到严重冲击。

三、(1966年-16年)

1966年6月中旬,攸县县委派“文化革命工作组”进驻三中,宣布“停课闹革命”。不久,成立了“领导小组”主持学校工作。

“工作组”进校后,根据上级“上连黑主子,下对黑靶子”的指示,把矛头指向广大无辜的教师,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语文教师褚世宜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

学校派性斗争十分激烈,陷入无状态。

1968年3月,中央发出“复课闹革命”的指示,学生开始回校,工宣队进驻学校。历时两年的派性斗争基本结束,动荡不安的局面才逐渐平静下来。

1969年3月,县决定攸县三中开办高中班,刘福启同志调三中工作。这时钢厂工宣队进驻学校协助工作。这一年,招收了首批高中生40人,编为高一班。从此学校由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变成了完全中学。9月,组成了以刘福启同志为主任的革命委员会。

刘福启同志面对“”给学校造成的灾难,提出“学生不以学为主是不务正业”,“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他大胆启用了一批有真才实学的老师,狠抓了教学秩序和学风的建设。于是,学校出现了秩序井然、教学认真、学习努力的可喜局面。11年,学校向湖南师范学院(现师大)美术系选送了陈德浩同学,外语系选送了李淑媛同学。他们成为攸县三中首批上大学的学生。同年10月,当时的省革委会副主任章伯森同志来校视察,对学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随着学生年龄结构的变化,学生人数的增加,团组织规模的扩大,11年10月,学校成立了共青团攸县三中委员会,王全福同志任首届团委书记。

在抓好“以学为主”的同时,学校注意“兼学别样”。建立了学农基地和学工基地。办起了镙丝镙帽加工厂。学校也注意特长生的培养,组建了思想文艺宣传队。这支宣传队还利用春节期间到革命苏区和厂矿慰问演出,深受欢迎。与此同时,学校的体育运动也开展得卓有成效,学校男女篮球队连续在12年和13年荣获攸县中学生篮球赛的冠军。

13年下期,吴源俭同志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他继承了前任校长的办学思想,重用有才干的老师。由于师资力量强,县里要三中举办了两期英语教师培训班,为全县乡镇中学培训师资。

14年,学校领导在抓好教学的同时,为改善办学条件办了三件实事:一是打水井建水塔,解决用水困难;二是在沙里坪农场建筑了一幢四栋三间的红砖平房,供师生到农场劳动时食宿用;三是创办了印刷厂,为学校后来的勤工俭学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5年在左倾思潮影响下,上级决定县里办大学,攸县三中停办,改办为攸县五七大学卫生分校。

四、复办(17年-1983年)

16年,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宣告了“”的结束,学校走上了拨乱反正,医治创伤的轨道。

17年7月,县委、县决定复办攸县三中。县教育局即派刘正连同志任三中副校长,主持复办工作。刘同生同志任教导主任。

县教育局交待的复办任务是准备七个班约380名学生的课桌、凳,23名教职工的办公用品以及400余名师生的生活必需品,保证9月1日按时开学。当时遇到很多困难。一是教舍破烂不堪,老宿舍是土砖砌的平房,几年无人居住,里面全是泥沙。有的墙已倒塌,有的成了社员的牛栏,到处是猪牛屎。二是没有生源。九月份开学招不到学生,当时与酒埠江学区协商,把原在三中读书的电站、钢厂子弟招回三中,这就是高二十三、二十四班。另外按上级指示招了一个复习班,这个班的学生大都是原在三中毕业的。三是师资不够,向电站、钢厂子校借用了一部分老师。9月7日,县教育局领导、酒埠江地区各单位负责人聚集三中举行了复办开学典礼。开学以后,学校领导着重抓了三件大事:一是批判“四人帮”的罪行,提高师生员工的路线觉悟,增强师生的辨别是非能力;二是逐步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秩序正常化;三是落实教学常规,制订学生升留级标准,抓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组织师生利用劳动课和课余时间整理校容,改善办学条件。18年高考,高等院校录取三十多人。他们成为三中复办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学校出现了生机,用老百姓的话说“像个学校样了”。

18年9月,刘发富同志任校长,汤章庆任教导主任。学校实施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育》(试行草案)。恢复了少先队和学生会等组织。

19年2月,恢复了工会组织,涂士勇同志出任工会。

7月,高中25至28班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19人被高等学校录取。

是年,学校开始实施教育部制订的《中学生守则》(试行草案),加强对学生行为的规范管理,校纪校风大为好转。

良好的校风带来令人满意的成果,在1980年高考时,有14人被高等院校录取。

1980年9月,刘发富同志调任攸县二中校长,文有然同志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陈芬良同志任副书记、副校长。

新一届领导在一年的任期内,着力于学校管理的制度化,制订了《岗位责任制暂行条例》和《教师考核办法》,要求“各负其责,各尽其能,把三中办好”。同时从1981年3月份起,学校全面开展“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月活动。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师生的精神文明程度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良好的教育带来丰硕的成果,在1981年高考中,一批学子又被高校录取,其中高军等人考入第一军医大学等名牌院校。

1981年9月,文有然同志调任攸县师范校长,陈慰来同志接任学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陈芬良同志任副校长兼副书记,刘联瑞同志任副校长,尹特贻同志任教导主任,一学期后,尹特贻退休,洪能愚同志任教导主任,易定寰同志任总务主任。

1982年下期,高、初中皆由两年制改为三年制。

学校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因此在1982年的高考中有44名学生上了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是复办后五年中的最好成绩。同年,应届高中毕业生朱宏彪、王祖荣被招收为飞行员,省招飞办授予学校“招飞先进单位”。学校领导设法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1983年,架设了从钢厂接来的照明专用电线,解决了长期供电不稳定的老大难问题,结束了经常买蜡烛照明的历史。同时,在体育教师陈国生同志的主持下,酒埠江地区各兄弟单位大力支援,修筑了120米直线跑道和200m环形跑道的运动场,为正常开展体育活动,进行体育教学和训练提供了良好的场地。

五、振兴(1983年—2001年)

1983年4月,按照国家机构改革的有关精神,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陈慰来同志调任攸县二中任党支部书记。洪能愚同志被任命为攸县三中校长,陈芬良同志为党支部书记,刘联瑞同志任副校长,刘德芳同志任教导主任,高爱荣同志任教导处副主任,易定寰同志任总务处主任。洪能愚同志上任不久,在省城工作的攸县东乡革命老前辈尹辉、彭秀实、贺湘楚就向他提出了要对东乡30万人民负责,要求他把三中办好,为老区人民争气。学校行政一班人肩负着革命前辈的期望和东乡人民的重托,带领师生走上了振兴三中之路,使三中发生了巨大变化。

首先是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当时学校仅有三栋两层十八间50年代建筑的砖木结构,板梯、楼板、围栏均已腐烂的教学楼。几十位教师也是挤住在低矮潮湿的砖木结构的平房里。图书仪器无处可放。水电供应不足,困扰师生的生活。本着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原则,于1983年9月至年上半年兴建了917.64m2的第一栋教工宿舍楼,年至1985年又兴建了923.47m2的食堂和厨房以及151m2的男女生浴室。1985年下半年还建成了一栋单职工宿舍计225.67m2,同时安装了学校第一台锅炉,为师生的生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还请416地质队打了一口百多米深的机井,解决了长期供水不足的困难。为解决生活用车问题,学校又购置了第一辆汽车,为购生活物资提供了方便。1986年兴建了856m2的女生宿舍。1987年拆掉第二栋老教学楼兴建了1903.67m2的第一栋五层17间标准教室的教学大楼。1988年又建了980m2的第二栋教工宿舍16套,同时修建了全校的围墙近1000米,建起了校门。1990年兴建了1393m2的男生宿舍,同年底至1991年9月,在附近厂矿和东乡片各乡镇集资资助下又兴建了1300m2高达6层的科教大楼和两层的培训楼,与此同时修筑了中心花坛和中泥大道。1991年至1992年上半年又兴建了1200m2的第二栋教学大楼。在这近十年中,校园内的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如1987年获县“教育工作二等奖”,1991年成为“株洲市先进学校”,1992年初评为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并被评为省教育工会“先进集体”,还被县委县评为“教育工作综合评估一等奖”。

1992年下期,洪能愚同志调攸县教育局任副局长。高爱云同志任校长,刘德芳同志任副校长。1993年2月李子善同志任党支部书记,刘曼文同志任政教处主任。江门顺同志任教务处主任,(1993年下期起任副校长),1994年下期起艾三平同志任教务处主任。9月,学校管理工作评估,获县一等奖,获奖金730元。

学校实行满负荷工作制,从9月份起,开始对教师实行课时补贴。

为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1992年—1995年扩大了印刷厂和养猪场的规模,第二栋教学大楼(教学南楼)建成,交付使用。1994年,建立了语音室,1995年兴建了大米厂,并开始兴建第三栋教工宿舍楼。购进了学校第一台电脑,同时扩建了250M的环形跑道。

1996年下期,县委进行机构改革,年近花甲的高爱云、刘德芳同志退居二线。江门顺同志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艾三平、吴飞星同志任副校长,曾望民同志任办公室主任,颜继瑞同志任政教处主任(19年下期升任副校长),向子安任教务处主任,江亦成、刘新中同志任教务处副主任(1998年下期分别升任政教处主任和教务处主任),谭二能同志任总务主任,宋增稻同志为工会,龙志华同志任团委书记。

  学校领导还狠抓了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经常请省市县各级教育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如1999年请湘潭大学美籍客座教授马丁·柏恩来校为师生讲学,美籍教授向学校赠送了价值2000美元的“科技发明百科全书”一套24本。为汲取外地教育教学先进经验以充实提高自己,几年来还走出校门,先后到湖北、山东和省内、市内著名学校参观学习。通过学习与交流,教学研究之风日渐浓厚,教研水平不断提高,近几年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达260篇。1998年中央教科所李少元主任来校视察后,挥毫题词:“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科教兴校,前程似锦”,对学校的教改教研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赞扬。注重学校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30万元,修筑了校门口的水泥大道。同年还购置五十铃新车一台,以保证生活用车的需要。校内路面硬化已基本完成,建成了两教学楼之间的中心花园,樟树园、生物园也初具规模。还征收了部分土地,扩展校区面积1.3亩。为进一步改善职工居住条件,1998年投资38万元改造了老18套教师宿舍,使每套都有实用的厨房和卫生间,同时内外装饰一新。1999年又投资50万改造学生食堂,购置了新锅炉,使1000余名师生的生活及用水条件又有了新的改善。

1998年5月4日举行了“株洲市规范化完全中学”的授牌仪式。

六、快速发展(2001年—2006年)

2001年下期,江门顺同志调任攸县一中校长,杜幼华同志任校长,艾三平任书记,吴飞星任副校长兼工会,刘新忠任副校长,曾旺民任办公室主任,龙志雄任教务处主任,王小林任政教处主任,李建春任教科室副主任,洪新建任总务处主任,洪新学同志任团委书记,一年后,董娇平同志接任。

2004年8月,上级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微调。艾三平、吴飞新、洪新建三位同志先后调出。周祖文任书记、谭军任副校长,李建春任副校长兼工会,刘秋桂任办公室主任,王小林任教务主任,龙志雄任政教主任,曾旺民任教科室主任,余方其任总务主任,2005年8月李雄飞任教务处副主任。

2000年4月,县委、县、县人大、县政协四大家领导现场办公,给学校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奋战五年,向省重点中学迈进。 2001年学校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校长杜幼华任组长,总揽创建工作大局,制定了《攸县三中中近期发展规划》。2005年8月,县签发文件,正式向株洲市申请将三中创办成省级示范性中学。9月,株洲市向省教育厅申报。10月,省教育厅行文,正式同意该校申办省示范高中。2006年3月,在攸县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已正式把三中创办省示范高中写入攸县“十一五”发展规划。新领导班子提出了“优化管理、主动发展、众志成城、再造辉煌”的口号,号召全校师生以50周年校庆为契机,为在2007年成功创办省示范高中而努力。

学校先后承担了两个省级“十五”规划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的电教课题和“开发语文课外,提高农村中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和实践”的语文课题。围绕两个课题,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投身于教学科研工作,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并获奖,其中获省级以上8人,获市级奖18人,县级奖23人。教师论文获省级以上奖14人次,获市级奖28人次,获县级奖162人次。教师教育科研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特色办学成效显著。2000年3月份,学校根据“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走创新之路,建规范强校”的工作思路,依据酒埠江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创建了以皮划艇运动为特色的水上训练队。2001年8月份,参加湖南省青少年皮划艇大赛获得县级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2001年10月份代表攸县参加株洲市九运会,取得了四块金牌。攸县县委、县授予学校“参赛市九运突出贡献奖”。2003年8月份,代表株洲市参加“省九运会”,又取得了一金一银一铜的好成绩,被市授予“参赛省九运贡献奖”。同时,为省体工队输送了一批队员,引起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2004年8月份,水上健儿在湖南省皮划艇大赛上又创佳绩,取得11金8银2铜的优异成绩,名列全省第三。2005年在全省比赛中,又夺12金、16银、8铜,奖牌数和团体总分位居全省第二。9月在市十运会上又取得金牌53枚。水上训练队现有队员58人,正奋战“省十运”,力争夺金27枚。

参考:://baike.soso/v368371.htm

望纳!谢谢!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学校?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立院校,成立于2002年,是湖南省唯一一所以信息技术专业为主的高等学校。学院现有本科专业16个,涵盖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及制造、建筑工程、环境工程、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信息管理、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计算机应用技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性质公办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概况1.门类齐全的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特色专业集群

学院开设机器人技术应用、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移动互联技术应用、网络空间安全、电子商务技术与服务五大专业群,涵盖了市场热门的32个专业。拥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教育部骨干专业2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2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1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精品专业5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门。

创新创业教育团队专而全:专职就创业教师+创新创业项目校内导师+孵化基地项目管理教师+校外导师。

3.最富创意的创新创业教育

6.锐意进取的学习伙伴

有专门的篮球队、乒乓球队、健美操队、舞龙舞狮队等36个社团,每年代表学院参加省市竞赛,并取得好成绩。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人文素养课,如茶艺、剪纸、书法、经典诵读等课程,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每个学生。

2.高起点教学团队与特色鲜明的实习实训基地群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领导贺代贵党委书记,主持学院党委全面工作。

贺代贵,男,汉族,党员,15年4月出生,湖南沅江人,法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历任湖南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科员,长沙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长沙社会科学院)副(副院长)、(院长),长沙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期间挂任湘西州龙山县委副书记),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一级调研员。2021年4月起,任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主持学院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党委宣传统战部,联系经济管理学院。

主持参与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课题7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1项、主持市级课题研究项目10余项;在《光明日报》、《湖南日报》、《南京社会科学》、《湘潭大学学报》、《湖南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多项课题研究成果获省市领导批示。

院长、党委副书记:陈剑旄

陈剑旄,男,汉族,党员,1963年7月出生,湖南茶陵人,哲学博士,二级教授。

1986年7月至1991年12月在湖南省委直属机关党校工作;1992年1月至2006年3月在湖南工业大学工作;2006年4月至2015年10月,任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兼任湖南工业大学、中南林业科学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农村与农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生态文明基地首席专家,湖南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咨询评估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学会副会长;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5部,参编著作、教材3部,主持并完成省部级课题4项,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6项。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6项;担任《湖南生态科学学报》主编。2015年11月起任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党政办公室(行政工作)、审计处;联系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党委委员、副院长:王虎成

党委委员、副院长:朱焕桃

朱焕桃,男,汉族,党员,10年12月出生,湖南双峰人,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基础数学专业毕业,硕士,教授。

曾任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数理教研室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处长、科技处处长、创建办主任等职。曾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多项,在国际国内刊物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2014年12月至今,任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分管教务处(高职教育与发展规划研究所、评估创建办),各二级教学院、部,继续教育培训学院(部);联系继续教育培训学院(部)。

副院长:刘志红

刘志红,女,汉族,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68年1月出生,江苏淮阴人。

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系、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曾任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民政系主任、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硕士研究生导师、民盟长沙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长沙市第十三届政协常委、湖南省第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共主持和参与16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获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2018年10月至今,任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分管财务处(内部控制与绩效评价处)、芙蓉校区(五年制大专部、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中心)、图书馆;联系五年制大专部。

党委委员、副院长:苏基协

苏基协,男,汉族,党员,12年7月出生,湖南临澧人,硕士学位,高级政工师。

曾任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芙蓉校区综合部主任、图书馆馆长、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保卫处处长、武装部部长等。主持和参与省教育厅和学院多项课题,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编著教材2部。2018年9月至今,任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保卫处)、院团委、资产管理处、校企合作与科技处(职教集团秘书处);联系机电工程学院。

党委委员、副院长:余求根

余求根,男,汉族,党员,16年9月出生,湖南汨罗人。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教育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历史学硕士,副教授。曾任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宣传处处长、团委书记。曾主持和参与教育部、省社科联、省教育厅多项课题、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2017年湖南省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获2011年湖南省教育厅校园文化成果三等奖1项。2018年10月至今,任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分管后勤处、就业招生处、督导与诊改处;联系软件学院。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武

武,男,汉族,党员,16年4月出生,湖南沅江人。

湖南师范大学党史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副教授。曾任长沙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教务处处长。曾获评湖南省党校系统“优秀教师”、长沙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优秀人才、长沙市委党校“明星教师”,两次荣立市授予的三等功,多次聘为市委形势与政策宣讲团成员,承担重大的宣讲任务。主要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理论和文化建设理论,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级、省级社科基金课题和省委党校课题4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合作出版学术专著2部。2018年10月至今,任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负责学院纪委全面工作,履行监督责任;分管纪检监察处;联系基础课教研部(体育部)。

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罗述权

罗述权,男,汉族,党员,15年1月出生,湖南隆回县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硕士生导师,研究员、教授、正高级会计师。湖南省会计领军人才。

现任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负责组织工作。

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长:谭立新

谭立新,男,党员,11年9月出生,湖南宁乡人,工学硕士,教授。

曾任信息工程系主任、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党总支部书记。省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兼任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湖南省电子学会理事长,湖南省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推广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机器人科技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工信行指委电子信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完成省部级(重点)项目35项,发表论文50篇,专著教材30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1项,中国教育学会成果奖一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和湖南省科技成果鉴定各1项、发明专利等20项。现任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负责宣传统战工作。

对中专/技校/职校报考还有疑问,您可以点击2023年电大中专招生咨询(原广播电视大学):s://.87dh/xl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