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运会篮球比赛时间表
2.关于篮球的历史
奥运会篮球比赛时间表
7月29日16:00小组赛尼日利亚VS突尼斯7月29日18:15小组赛巴西VS澳大利亚7月29日21:30小组赛美国VS法国7月29日23:45小组赛西班牙VS中国7月30日3:00小组赛俄罗斯VS英国7月30日5:15小组赛阿根廷VS立陶宛7月31日16:00小组赛中国VS俄罗斯7月31日18:00小组赛澳大利亚VS西班牙7月31日21:30小组赛立陶宛VS尼日利亚7月31日23:45小组赛英国VS巴西8月1日3:00小组赛法国VS阿根廷8月1日5:15小组赛突尼斯VS美国8月2日16:00小组赛法国VS立陶宛8月2日18:15小组赛澳大利亚VS中国8月2日21:30小组赛阿根廷VS突尼斯8月2日。3月23:45小组赛巴西VS俄罗斯8月3日3:00小组赛西班牙VS英国8月3日5:15小组赛美国VS尼日利亚8月4日16:00小组赛突尼斯VS法国8月4日18:15小组赛俄罗斯VS西班牙8月4日21:30小组赛立陶宛VS美国8月4日23:45小组赛中国VS巴西8月5日3:00小组赛英国VS澳大利亚8月5日。5:15小组赛尼日利亚VS阿根廷8月6日16:00小组赛澳大利亚VS俄罗斯8月6日18:15小组赛突尼斯VS立陶宛8月6日21:30小组赛法国VS尼日利亚8月6日23:45小组赛英国VS中国8月7日3:00小组赛西班牙VS巴西8月7日5:15小组赛阿根廷VS美国8月8日(时间待定)1/4决赛B组第二名,A组第三名,四分之一决赛A组第一名,B组第四名,B组四分之一决赛第二名,四分之一决赛第三名,B组第一名,A组第四名,男篮半决赛将于8月10日打响。决赛将于8月12日举行。届时将有三四名选手先进行角逐,随后展开冠军争夺战。以上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游泳的起源很早。在远古时代,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江河湖海的环境中,必然与水发生关系。在生产劳动和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了游泳运动,各种游泳技术和方法不断被创造和发展。蛙泳的起源蛙泳是一种古老的游泳泳姿。据相关资料显示,早在2000年至4000年前,中国、罗马、古埃及就有类似的泳姿。例如,埃及人曾经在纸莎草上描绘游泳的形象。从人像的动作结构来看,这是蛙泳的技术动作。1875年8月24日,著名游泳运动员马修韦伯以蛙泳方式横渡英吉利海峡,历时21小时45分钟。蛙泳是19世纪初游泳比赛中采用的第一种游泳方式。随着比赛的频繁,侧泳和爬泳相继出现。因为蛙泳速度慢,比赛中蛙泳的人越来越少。直到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蛙泳才与其他泳姿分开,增加了男子400米蛙泳。第四届奥运会改为200米蛙泳。1924年,增加了女子200米蛙泳。到1968年第19届奥运会,增加了男女100米蛙泳项目,一直延续至今。1924-1933年期间,蛙泳最大的创新是划水后手臂从水中向空中前移,但蛙泳仍然是蹬式,导致蛙泳的变形:3354蝶泳。1936年,FINA增补了蛙泳规则,允许蝶泳用于蛙泳比赛,于是蝶泳取代了蛙泳。1948年第14届奥运会200米蛙泳比赛中,只有一人采用蛙泳技术。在1952年第15届奥运会的200米比赛中,所有运动员都采用了蝶泳技术。1952年,蝶泳被正式列为新项目。当时的规则还允许蛙泳以水下跳水的方式游进去。跳水蛙泳由于阻力小、臂力发挥充分、速度快,在1956年第16届奥运会上几乎被所有的男子蛙泳运动员采用。当时日本运动员古川以2分34秒7的成绩刷新了200米世界纪录,中国优秀运动员木祥雄也以跳水蛙泳刷新了世界纪录。第16届奥运会后,FINA修改了规则,宣布取消“跳水蛙泳”,出发和转身后只允许一划一踢,而全程禁止在正常水下跳水。所以水中蛙泳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蝶泳的由来蝶泳是四种竞技游泳姿势中最年轻的一种。蝶泳首次出现是在1933年,当时美国人亨利米尔斯用双臂在空中向前移动,用双脚做蛙泳踢腿动作。当时还没有单独的蝶泳项目,但是在蛙泳中出现了。直到1952年第15届奥运会后,蛙泳和蝶泳才分开,于是正式的蝶泳项目产生了。蝶泳和蛙泳分开后,蝶泳技术发展很快。1953年5月31日,匈牙利运动员乔治董贝克首次创造了蝶泳世界纪录。他的技术动作是一个周期踢腿三次。到20世纪60年代,蝶泳已经形成了三种技术:一种是两臂宽划,踢一次,拖一次;第二划窄臂,第一踢重,第二踢轻;三肘划水,手臂划水路线呈钥匙孔状,第二次踢腿重,有效划水路线长。目前,许多优秀的运动员都采用这种技术。仰泳的起源仰泳是在蛙泳之后产生的。在长距离游泳中发现,只要在水中仰面躺着,胳膊和腿稍微动一下,就能自然浮在水面上向前移动,还能在水中休息。最早的仰泳技术出现在794年。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仰泳都是用双臂同时在体侧向后划,双腿做蛙泳踢腿,所以当时也叫反蛙泳仰泳。1902年,自由泳被用于仰泳。在1912年的第五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赫布尼尔双臂轮流划水,双腿停止划水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克菲尔以1分5秒9的成绩获得百米冠军。他的技术动作完美合理,奠定了现代仰泳的基础。目前仰泳技术是屈臂两划,腿六四划,一口气的组合技术。自由泳的起源早在公元前1000年的亚述浮雕上,公元前750年的希腊花瓶上,就发现了双臂交替划水的游泳方法。根据现有的记录,早先是英国人丁度用双臂轮流划水。
鲁穗金。以后又相继出现了配合两腿的上下打水动作,两次打腿和拖腿的自由泳技术。1900年举行的第二届奥运会上,匈牙利人哈尔曼就是采用两臂轮流划水、拖腿的方法获得了200米的铜牌,400米比赛的金牌。接着他在第三届奥运会上又取得了50码和100码自由泳比赛的金牌。后来一个英国人查.卡维尔创造了两腿轮流打水的方法,为自由泳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1922年美国人韦斯摩勒用两臂轮流划水各一次、两腿打水六次的方法,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成为第一个突破100米自由泳1分大关的运动员。他的技术被认为是奠定了现代自由泳技术的基础。三十年代,两臂前交叉的技术在泳坛上盛行,并一直流传到五十年代。随着运动成绩不断的提高出现了四次打腿的技术。1949年日本运动员古桥首先采用四次打腿技术,创造了1500米自由泳的新的世界纪录。泳坛人士一方面承认采用这种技术能使动作频率加快,另一方面以怕改变腿打水六次的技术而影响成绩,因此古桥的技术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到了1956年,澳大利亚运动员罗斯采用该技术,第一次突破1500米自由泳18分大关;同年,在墨尔本举行的十六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沙利也采用四次打腿的自由泳技术,将自由泳的世界纪录提高到17分52秒9;在六十年代初,我国运动员符大进采用四次打腿两臂中交叉的配合技术,多次我国中短距离自由泳的全国纪录,于是四次打腿的技术开始引起国内外体坛人士的注意。然而,随着游泳运动的迅速发展,人们又不满足于四次打水技术。1964年在东京举行的第十八届奥运会上,澳大利亚运动员温德尔采用两次打腿的自由泳技术,获得了1500米冠军,并把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提高到17分01秒7;1968年在墨西哥举行的第十九届奥运会上,有七名是采用两次打腿技术。进入七十年代,不少优秀运动员采用两次打腿两臂中后交叉的配合技术,在长短距离自由泳项目中均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于是这项技术开始发展起来。目前世界上短距离运动员多数采用六次打腿技术,长距离运动员多数采用两次打腿技术。游泳:50米自由泳、100米自由泳、200米自由泳、400米自由泳、1500米自由泳(女子:800米自由泳)、100米仰泳、200米仰泳、100米蛙泳、200米蛙泳、100米蝶泳、200米蝶泳、200米混合泳、400米混合泳、4×100米自由泳接力、4×200米自由泳接力、4×100米混合泳接力
关于篮球的历史
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由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去世,终年78岁。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在二百多个国家流传市面着,而且至今美国篮球还誉满全球。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 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移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分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投篮出手。60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197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在1910年的全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当时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球场中间画一个约有1米直径的中圈,中锋队员跳球时一只手必须置于背后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术也简单,中圈跳球后,谁接到球就自己运球,超过防守人就投篮。当时只会直线运球前进,传球方法是单、双手胸前传球,跑动投篮是用单手低手上篮,立定投篮无论远近都是用双手腹前低手投篮。1925年前后,进攻和防守的5名运动员,有了较明确的分工,中锋对中锋,后卫对前锋,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对手。但前锋的职责是只管进攻投篮,不管退守;后卫的职责是只管防守抢截球,不管投篮。前锋和后卫很少全场跑动,只有中锋要攻守兼顾。以后又逐渐改为两后卫1人助攻(活动后卫),1人留守后场(固定后卫),两前锋也变为1人留在前场专管偷袭、快攻,1人退守后场助防。技术动作也有所发展,跑动投篮出现了单手、高手投篮,立定投篮出现了双手胸前投篮,传球出现了单、双手击地传球,运球出现了两手交替运球躲闪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进的技术。规则中增加了罚球区和罚球线,队员犯规4次即被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罚球可由队长指定任何1个队员主罚。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时各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每次投中或罚中后,都在中圈跳球,重新开始比赛。而中国篮球运动水平在1926年以后有了较大提高 。 篮球起源与发展 起源:现代篮球运动自1891年起源与美国。是美国东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春田市)当时的青年基督教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当时称为"奈史密斯球"后又称"筐球"最后根据活动的内容是向篮球筐中投球,边形象的命为篮球。 一,初创时期(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二,完善、推广时期(20世纪30至40年代) 三,普及、发展时期(20世纪50至60年代) 四,全面提高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五,创新攀高时期(20世纪90年代-) 今后发展的新趋势将继续向着"高" 、"快" 、"全" 、"准"、"全"和"女篮男化" 技术、战术运用技艺化的方向发展。